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读朱自清散文《背影》1

(2022-04-27 06:20:02)
标签:

读书

          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读朱自清散文《背影》1

背影/朱自清1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读与评】

 《背影》,我在初中的时候就读过,之后,不下数十遍读过。33年前,我入武汉大学就读时,父亲送我时的身影历历在目。亦如朱自清先生说的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转眼间,父亲也随妈妈去了。我每每想到,总是不能自己,泪流满面。

 再读《背影》,理解愈深。

 文章开头一句,落笔点题。二年余表明清楚地记得和父亲分离的日子。副词体现出二年余在先生的心目中已相当漫长,想望之情,不言而喻。两年多的分离,对父亲的思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出题目。接着,转入对那年冬天往事的追述。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短短两句呈现出人事错迁、谋生艰难之感。从北京到了父亲的住地以后,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其潦倒之状,又使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因为祸不单行,所以回家之后,靠变卖典质,才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里所用的祸不单行亏空借钱丧事等词语,一方面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使后面家中光景很是惨澹的形容更有着落。这些叙述和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灰暗。

 接着,先生写父亲为送行的情景,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丧事完毕,因为父亲要到南京谋事,也要回北京念书,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后,因为父亲要谋事,须接交各种关系,忙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说定要一个熟识的茶房为送行。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既表现了父亲对的关怀,同时也说明了他对茶房的不放心。父亲当时异地谋生,正须多方奔走,又难以抽身,因此,他颇踌躇了一会踌躇,反映了在父亲心中谋事与送子的矛盾。而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则又表现了父亲毅然将生计暂时搁置,执意为送行的真切感情。终于二字,把父亲对无限关切、过分忧虑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去写的便是车站送行的场面。进了车站以后,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向脚夫讲价钱送我上车给我拣定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嘱我路上小心。父亲操劳忙碌的形象展现在面前。可那时由于太年轻,对父亲尚不能完全理解,以至于还在心里暗笑他的迂。先生行文至此,一种近乎忏悔的感情不觉流注笔端——“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自我责备之中,包含着深切的内疚与怀念。在车上坐定之后,父亲又要为去买橘子。但买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又胖,吃力之状可以想见。因此,父亲当时去买橘子的情景,给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当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时,心中的酸楚是自不待言的。蹒跚一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步履不稳,过铁路需人扶持。而今,为了却在铁道间蹒跚前往。因而当看见父亲用两手攀着……努力的样子的背影时,我的眼泪便很快地流下来了。这背影集中地体现了父亲待的全部感情,这背影使念之心酸,感愧交并!望着父亲那吃力的背影,禁不住热泪涌流,但为了怕他看见赶紧拭干了泪,互相体谅的父子真情,表现得维妙维肖。父亲终于买来了橘子。当他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赶紧去搀的动作,表现了又疼,又愧,又欣然若释的复杂心理。疼的是父亲为受累,愧的是父亲为买橘,欣然若释的是父亲终于安全归来。父亲回来之后,虽然没讲一句话,但一腔深情都流露在这赶紧去搀扶的动作之中。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一股脑儿一词,表现了父亲当时高兴的心情。但父亲高兴的仅仅是为买到了橘子,他的心头是并不轻松的。他谋生无着,而又即将离他远去,兴从何来,所以文章说心里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说明父亲并不真正轻松,之所以做出仿佛轻松的样子,是为了宽慰那心中眷眷的儿子,橘子已经买来,行李也早就安放停当,嘱咐的话也已经说过,看来没什么事了。但父亲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过一会才说出告别的话。这一会之间,有拳拳的依恋,有惜别的惆怅。父亲终于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临别的嘱咐,又一次表现了父亲对的牵挂与系念。一直到他走了几步之后,还回过头来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仍关心着的安全。但并没有马上进去,而是等他的背影……我便进来坐下。这里的便三个字,用得极有层次,它们真实地表现了站在车站门口,追寻注视着父亲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时,才进去坐下的那种怅然若失的心情。坐下之后,也许又看到了刚才父亲买来的橘子,一股热辣辣的感情又从心底兜起,我的眼泪又来了

 先生在描写了父亲的背影之后,在深沉的怀念之中,又想起了父亲的一生。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父亲是坚强而能干的。虽然如此,家庭生活仍然每况愈下,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触目伤怀,脾气也变得易于暴怒了。因而,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这并非父亲本来的感情,父亲仍旧是父亲。两年不见,又使他在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的情况下,写了信来,仍旧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并在信中写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哀矜之中流露出孤寂、颓唐的况昧。它使震悚,使苦痛,使想起父亲待的种种好处,使透过晶莹的泪光,又看见了父亲那凄楚的背影。父亲现在究竟怎样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望之中蕴蓄着热切的思念。

 品读全文,深感文章语言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文章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

 让我抹不去的深刻印象是,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第一次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车站送别,先生对父亲的背影做了具体的描绘。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第四次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