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的至高境界,仅一个字——读丰子恺散文《人生求缺不求满》

(2021-12-25 06:54:09)
标签:

读书

人生的至高境界,仅一个字——读丰子恺散文《人生求缺不求满》

人生求缺不求满/丰子恺

 

“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简言之,即做事超过或不够,都是不合适的。“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就在于讲究一个“度”字,它不仅渗透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在于个人的修养。说话做事也好,学习享乐也罢,如果不能做到进退有度,取舍有度,就很可能陷入物极必反的桎梏之境。

说话要适度。有些人觉得,做人要真,所以说话要直。其实不然。我们写“真”字,是“直”下面两点。也就是说,一些实话、直话,也要保留两点。实话实说是真,但实话全说就是蠢。“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了解别人,你是智慧;了解自己,这是高明。当你渐渐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就能体会生命盛大。

做事有气度。处事,一张一弛,轻重缓急分寸要拿捏的合适。太过用心,不仅自己劳心费力,别人也会怨声载道。秦灭六国统一后,妄图高度集权专制,防止六国叛乱,用焚书坑儒等方式统一思想,屠杀六国贵族,减少叛乱机会。然而过犹不及,高压之下反而激起人民反抗,为六国所灭。

家庭有温度。按甲骨字形来看,家是同处在一个屋檐下,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居也”、“家人内也”、“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家不是房屋,不是彩电,不是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冰冷空间。物质的丰富固然可以给我们一点感官的刺激,但那是转眼即逝的。试想,在那个空间中,如果充满暴力和冷战,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家”将不成为其家。所以说,家永远都是一个温暖的主题,一片宁静的港湾,岁月之舟会在这里找到停泊的锚位。  

工作有力度。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力度,开拓进取,大开大合。人都有目标,或大或小,而实现目标的办法就是工作,工作力度加大了,业绩提高了,也就有了实现目标的可能。

交往有弧度。不要过份介入朋友的私生活,远则疏淡,亲则不逊,把握好尺度,友谊方能地久天长。

胸怀要大度。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说的就是做人要有度量,心胸要宽广。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凡事不必斤斤计较,往后一步,海阔天空。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大度的对待伤害过你的人或事吧。  

读书有厚度。读书有厚度,这里的厚度不只是尺量的高度,也包括书内容的质量。如果你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你就要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有多了不起,而是读书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视野有宽度。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多,看不远。所谓视野,就是在你的视角里应该是广袤的田野,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都应向远处看,都不应光看到点,而没有看见面。人生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要学会放宽视野,做智者、仁者。

理论有深度。理论,就是说话,有深度,才可仗义执言。懂点《道德经》、《孙子兵法》、《易经》,知道点“取势明道优术”、“变易简易不易”。先贤智慧,都让你更有深度。  

办事有速度。人生去掉少年和老年期,能真正干事业的时间并不长。为此人要善抓机遇,放大效应,做事要讲有速度,要效率。增加时间观念,守时才能守信,守信才能做事、交友、成大业。

事业有高度。人们都希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事业有高度。生命在前行中顿悟,岁月在积累中生香。无论何种事业,都要日积月累,平凡的工作也要努力做,每天不断提高。  

吃喝勿过度。朋友们在一起喝酒,必是情深之交。都是在喝一种意境、一种情趣。喝得畅快微醉恰到好处,倘若喝得酩酊大醉,理智不清,思维混乱。更有甚者乱了体统,失去了朋友相聚的意义,即伤身又有失大雅。为了健康,喝酒不要过度,保持不失态才是最佳高度。  

锻炼为常度。“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是极其宝贵的,但也是脆弱的。珍惜生命,首先离不开锻炼,从而预防疾病、消除疲劳、争取健康长寿。其次要有知足、豁达、乐观的思维;第三是有适合自己身体的,科学合理的饮食。第四还要力争勤于思考,学习新知识,紧跟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享受有舍度。“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 人生苦短,适情怡性,愉悦身心固然重要,但贪一时之欢,逞一时之快,奢华糜烂绝不可取。

寿命有长度。我们选择不了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做人选择宽容厚德,几分淡泊,清风细雨,同样有韵致,有诗意,做事要有几分从容,俯仰之间,依然洒脱。 凡事如果以私心,做过了,必然会走向反面,得到不好的结果。古人推崇“中庸”之道,以利他之心待人待物,不偏不倚,就可做到恰到好处。若善于将此信念时时运用到生活中,便无往而不利。

 

 【读与评】

 平时每个人所接受的日常教育,多半会孜孜不倦地被告诫说,要努力拼搏、坚持不懈,要积极不要消极,如是而已。但真的这样做,并且还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话,也多半会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崩溃了。谁的人生会如设想一般圆满呢?谁的人生会不犯一点错半点失误呢?常说“人生是一场旅程”,那就既有欢愉的片刻,也有忧伤的须臾。只有这样,才是真实的人生;只有这样,才是如集家、画家、翻译家、慈爱的父亲,宽厚的长者,淡泊的居士诸种身份标签于一身的丰子恺先生所言的,“人生求缺不求满”。

 细细品味“人生求缺不求满”,其实是足足可以品出一种浓浓的佛教意味的。先生曾受老师李叔同(即弘一法师)的影响皈依佛门,他的思想意识、书画文章中自然会有所反映。所以先生在《人生求缺不求满》这个精选集中的三十七篇散文,第一部分即是以“无常就是常”来命名。按道理说,“无常”是佛教用语。《金刚经》对于“无常”的描述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或如先生在《无常之恸》中开篇所称:“一切慷慨的、忍苦的、慈悲的、舍身的、宗教的行为,皆建筑在这一点心上。”人生如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而不顾此者奋起拼搏的,古往今来仍然大有人在,并且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此中真意,其实是值得倍加玩味的。

 每个人在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都期望画上最美的一幅画。但接下来的轨迹,其实每个人都非常清楚,根本不会如期望中的那样圆满。而更多的,则是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云:“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则是曲折的。所以,无论现在情况如何,都不必是乍暖还寒的一幅样子,总是让自己活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之中;不如镇定几分,好好想一想,目前自己面临一种什么样的情况,自己想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小目标”,自己应该怎样走好接下来的道路。这样的道理,其实很多人也都心知肚明,只是当这样的决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却难免陷入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地。

 所以,所谓平常人的生活,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活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用向前看的目光来观察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顺心更好,不顺心也无须焦虑,只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行。有苦的存在,才能确切地知道乐的难得;没有对照,就永远看不出自己其实有多么幸运、幸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多数时候是一个安慰,但却不应该等同于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而是一种认真地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够真正地振奋起精神来继续朝前走。

 或许会有人觉得,先生在《人生求缺不求满》中的态度未免有些消极了。看一开始的几部分大标题,譬如“无常就是常”、“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只生欢喜不生愁”确实如此;但接下来却未必,譬如“生机不灭,终会抬头”、“世间万物,自得其所”、“不宠不惊过一生”,却在仿佛灰暗中给人以一丝希望,觉得这人生还是有可拯救之处的。其实人生大抵如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端正态度,既立足于自身,又不满足于现世而有所追求——这是每个人可以自己掌控的;至于结果,却往往未必就能够如己所愿,即使那样,也不必后悔自己的付出。毕竟,这一切的总和,就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和意义。人类社会几千年来,概莫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