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倍感新奇——读徐懋庸散文《赏月》

标签:
读书 |
赏月/徐懋庸
到了中秋,照例应该赏月,我也来赏一回月。
凭着三楼的窗槛望去,月亮确是十分皎洁,美丽,白嫩,发珠光,带宝气。里面若有宫殿,真配给嫦娥居住。那丰满的一轮,原就好比嫦娥!一个美人的脸庞儿。
月亮,确乎是女性!美的女性。这里面,确乎应该有一个广寒宫,应该有一个嫦娥,让我们瞻仰,让我们思慕。
然而,科学家说:月亮的世界,实际上并不如此。因为月面没有空气,所以月世界里没有森林,没有花草,没有虫鱼鸟兽,当然没有广寒宫;没有人类,没有一切生命,当然也没有嫦娥。
这是多么遗憾啊!而且,那时候,嫦娥到底飞升到哪里去了呢?也许误触了月面上的山岳,送了命吧?也许因为月球里面没有空气,窒息死的吧?也许没有飞到月球,就坠下了吧?总之,这个美人,是不知下落了。为她设想,对于偷吃灵药一事,确乎是应该后悔的。
然而,那个没有空气,没有生命的月亮,却为什么显得这样皎洁,这样美丽,令人瞻仰,令人思慕,恰像一个美的女性呢?
也许,正唯其没有空气,没有生命,所以才显得这样美丽?拜伦的诗中,不是有过这样的话吗:“蒙络着茑叶的废墟的古塔,全身颇觉苍翠而新鲜。但接近一看,茑叶下面,却是灰色的坏壁。故废墟总是废墟,而外观不过是外观。”
外观美丽而实质恶劣,原是常有的。就说女性,类乎月亮的也何其多也。然而,我们的眼睛多容易被外观所欺啊!
本意是赏月,结果却起了这样的感想,不觉兴味索然了。回到案头,在电灯光下读《饮水词》,因刚才的感触,集句成七律一首:
“小阑干外寂无声,一片伤心画不成;辛苦最怜天上月,留将颜色慰多情。”啊啊,这样的,又过了一个中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