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于变化的美丽,独具特色的风采——读川端康成散文《我的伊豆》

(2021-08-09 05:53:21)
标签:

读书

     富于变化的美丽,独具特色的风采——读川端康成散文《我的伊豆》

我的伊豆/川端康成

 

伊豆是诗的故乡,世上的人这么说。

伊豆是日本历史的缩影,一个历史学家这么说。

伊豆是南国的楷模,我要再加上一句。

伊豆是所有的山色海景的画廊,还可以这么说。

整个伊豆半岛是一座大花园,一所大游乐场。就是说,伊豆半岛到处都具有大自然的惠赠,都富有美丽的变化。

如今,伊豆有三个入口:下田,三岛修善寺,热海。不管从哪里进去,首先迎迓你的,是堪称伊豆的乳汁和肌体的温泉。然而,由于选择的入口不同,你定会感到有三个各不相同的伊豆呢。

北面的修善寺和南面的下田这两条通道,在天城山口相会合。山北称外伊豆,属田方郡,山南称内伊豆,属贺茂郡。南北两面不仅植物种类和花期各异,而且山南的天空和海色,都洋溢着南国的气息。天城火山脉东西约四十四公里,南北约二十四公里,占据着半岛的三分之一。海面的黑潮从三面包围着半岛。这山,这海,便是给伊豆增添光彩的两大要素。倘若把茶花当作海岸边的花,那么,石楠花就是天城山上的花。山谷幽邃,原生林木森严茂密,使你很难想象这原是个小小的半岛。天城山是闻名的狩鹿的场所,只有翻过这座山峦,才能尝到伊豆旅情的滋味。

开往热海的火车时髦得很,称为“罗曼车”。情死是热海的名产。热海是伊豆的都会,它是在关东温泉之乡中富有现代特征的城市。倘若把修善寺称为历史上的温泉,那么,热海便是地理上的温泉。修善寺附近,清静,幽寂,热海附近,热烈,俏丽。伊豆到伊东一带的海岸线,令人想起南欧来,这里显示着伊豆明朗的容颜。同是南国风韵,伊豆的海岸线多象一曲素朴的牧歌啊。

伊豆有热海、伊东、修善寺和长冈四大温泉,共有二三十个喷口,仅伊东就有数百处泉流。这些都是玄岳火山,天城火山、猫越火山、达磨火山的遗迹。伊豆,是男性火山之国的代表。此外,热海的间歇泉,下加茂峰的吹上温泉,拍击着半岛南端的石廊崎的巨涛,狩野川的洪水,海岸线的岩壁,茂盛的植物……所有这些,都带着男性的威力。

然而,各处涌流的泉水,使人联想起女乳的温暖和丰足,这种女性般的温暖与丰足,正是伊豆的生命。尽管田地极少,但这里有合作村,有无税町,有山珍海味,有饱享黑潮和日光馈赠,呈现着麦青肤色的温淑的女子。

铁路只有热海线和修善寺线,而且只通到伊豆的入口,在丹那线和伊豆环行线建成之前,这里的交通很是不便。代之而起的是四通八达的公共汽车。走在伊豆的旅途上,随时可以听到马车的笛韵和江湖艺人的歌唱。

主干道随着海滨和河畔延伸。有的由热海通向伊东,有的由下田通向东海岸,有的沿西海岸绵延开去,有的顺着狩野川畔直上天城山,再沿着海津川和逆川南下……。温泉就散缀在这些公路的两旁。此外,由箱根到热海的山道,猫越的松崎道,山修善寺通向伊东的山道,所有这些山道,也都把伊豆当成了旅途中的乐园和画廊。

伊豆半岛西起骏河湾,东至相模湾,南北约五十九公里,东西最宽处约三十六公里,面积约四百零六平方公里,占静冈县的五分之一。面积虽小,但海岸线比起骏河、远江两地的总和还长。火山重叠,地形复杂,致使伊豆的风物极富于变化。

现在,人们都这么说,伊豆的长津吕是全日本气候最宜人的地方,整个半岛就象一个大花园。然而在奈良时代,这里却是可怕的流放地。到源赖朝举兵时,才开始兴旺发达起来。幕府末期,曾一度有外国黑船侵入。这里的史迹不可胜数,其中有范赖、赖家遭受禁闭的修善寺,有掘越御所的遗址,有北条早云的韭山城等。

请不要忘记,自古以来,伊豆在日本造船史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正因为伊豆是大海和森林的故乡啊。

伊豆是南国的楷模,我要再加上一句。

 

 读与评

 川端康成散文《我的伊豆》,它的山色海景美得让你惊叹,美得让你产生远离红尘的感觉——伊豆风光带你进入梦一般的境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名篇《伊豆的舞女》让钟灵毓秀的伊豆世界闻名,散文《我的伊豆》更是直接描绘了它的旖旎风光。

 伊豆是日本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川端康成以自传式的著作《伊豆的舞女》闻名于世,所有伊豆对于作者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可以说,伊豆留有川端康成最真挚、最纯洁、最美好、最珍贵的初恋,笔下生花也更显风韵和情怀。文中描写的进出伊豆的三条不同线路,经川端康成娓娓道来,就如同我们身临其境地信步走在伊豆的樱花树下,沉醉于伊豆连绵起伏的海潮与山峦之间,一路上饱览多姿的伊豆——丰沛的泉水、绵延的山道、葱郁的森林和湛蓝的大海。伊豆的美,美在其青春永驻,不同于韶华易逝的人生,就像从伊豆可以远眺到的富士山永恒不变,而人间却已过千年。海岸线像一曲朴素的牧歌,间歇泉、温泉、巨涛、洪水、岩壁、植物都带着男性的魅力,泉水有如女性般的温暖和丰足,山道就像是把伊豆当成旅途中的乐园和画廊……所有的这些描写寄托着自己的深深的情感,诸多细微之处都体现出川端康成对于伊豆的热爱。

 我也发现川端康成笔下的伊豆充满了物衰与风雅的情愫,赞美中隐隐还有一分叹息,因为除了火山的男性美和泉水的女性美,在奈良时代和幕府末期伊豆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更提升了伊豆的包容性和厚重感。最后川端康成“大海和森林的故乡”来形容伊豆糅合了阳刚和阴柔的两种审美评价,行文到此戛然而止,但川端康成对伊豆的深厚情感却如丝般蔓延开去。同时,也令人不尽地遐想和回味

 人们总是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对象,对迷人的伊豆更是如此。伊豆是什么?诗的故乡?日本历史的缩影?南国的楷模?画廊、花园、游乐场?伊豆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它们都从某个角度说出了真的伊豆;伊豆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它是它们的总和。川端康成把对伊豆的这些不同感受,排比并列,互相映衬,突出了伊豆的美和非凡的气韵。

 川端康成描绘风景常常从内心的细微感觉出发捕捉自然之美,所以笔下的自然常带灵性。我感觉,本文抒写伊豆的自然风光,着力点不在于描绘伊豆景物的外在形貌,而是表现伊豆山海的内存神韵。川端康成抓住了伊豆富于变化的美丽和独具特色的风采,绘声绘色地加以描述,把伊豆的美写得更有诗意,更富于个性化。不仅如此,川端康成还根据个人独到的理解,对伊豆风光的个性特征做出了更深入的开掘,认为伊豆既具有气势恢弘、威严深重的男性美,又具有风姿绰约、温柔淑静的女性美。这两种美的统一,才是伊豆的个性。其中,女性的美,正是伊豆的生命。在这里,川端康成的思想感情和自然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真正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地步。另外,语言准确传神是此文的的又一特色,遣词用语总能曲尽物态。文尾回应前文,结构圆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