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隽的幽默,幽默的冷隽——读马克·吐温《我所发现的生活》

(2021-08-04 05:24:20)
标签:

读书

          冷隽的幽默,幽默的冷隽——读马克·吐温《我所发现的生活》

我所发现的生活/马克·吐温

 

那个人家住费城小时候很穷他走进一家银行问道:“劳驾先生您需要帮手吗”一位仪表堂堂的人回答说“不孩子我不需要。

  孩子满腹愁肠他嘴里嚼着一根甘草棒糖这是他花一分钱买的钱是从虔诚、好心的姑妈那里偷来的。他分明是在抽泣大颗大颗的泪珠滚到腮边。他一声不哼沿着银行的大理石台阶跳下来。那个银行家用很优雅的姿势弯腰躲到了门后因为他觉得那个孩子想用石头掷他。可是孩子拾起一件什么东西却把它揣进又寒伧又破烂的茄克里去了。

  “过来小孩儿。”孩子真的过去了。银行家问道“瞧你捡到什么啦”他回答“一个别针儿呗。”银行家说“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他回答说是的。 银行家又问“你相信主吗——我是说你上不上主日学校”他回答说上的。

  接着银行家取来了一支用纯金做的钢笔用纯净的墨水在纸上写了个“St.Peter”的字眼问小孩是什么意思。孩子说“咸彼得”。银行家告诉他这个字是“圣彼得”孩子说了声“噢

  随后银行家让小男孩做他的合伙人把投资的一半利润分给他他娶了银行家的女儿。现在呢银行家的一切全是他的了全归他自己了。

  我叔叔给我讲了上述这个故事我花了六个星期在一家银行的门口找别针儿。我盼着那个银行家会把我叫进去问我“小孩子你是个乖孩子吗”我就回答“是呀。”他要是问我“St.John”是什么意思我就说是“咸约翰”。可是银行家并不急于找合伙人而我猜他没有女儿恐怕有个儿子因为有一天他问我说“小孩子你捡什么呀”我非常谦恭有礼地说。“别针儿呀。”他说“咱们来瞧瞧。”他接过了别针。我摘下帽子已经准备跟着他走进银行变成他的合伙人再娶他女儿为妻子。但是我并没有受到邀请。他说“这些别针儿是银行的要是再让我看见你在这儿溜达我就放狗咬你”后来我走开了那别针儿也被那头吝啬的老畜生没收了。这就是我所发现的生活。

  

 读与评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向以幽默的文风著称于世他的幽默是多种多样的。通常的、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幽默就是逗笑可读罢《我所发现的生活》就感到既笑不起来又同时被中洋溢着的幽默所浸染 可以说这是一种冷隽的幽默幽默的冷隽是艺术辩证法赋予马克·吐温的天才创造。

  本文六个自然段落读前五段会自然地沉浸在一个美好的故事中中的小孩是多么幸运银行家是多么慈祥生活中真是充满阳光, 一句话, 可以说是小孩, 也可以说是我们发现了美好的生活。

  然而这一切是真的吗? 随即第六段的开头一句话就使我们幡然醒悟。原来这是一个故事文中真正的主人公的叔叔给他讲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还是一个神奇的传说或是一种人们意念中的愿望马克·吐温没有多做交待继续读下去自会体味出来。文中叙述“我”为前面故事的美妙结局所诱惑天真地模仿起来可最后结果是银行家要放狗咬人。而小孩花了六个星期好不容易找到的“那别针儿也被那头吝啬的老畜生没收了。这就是我所发现的生活。”至此让人不难发现“我所发现的生活”是什么了。

  马克·吐温在本文中要叙述的是一个令人忧伤和愤慨的故事却以他特有的幽默形式出之。他精心设制了一个故事叠故事的套式结构文中的大多数笔墨在前半部分那娓娓叙述的温情脉脉的故事与后文中银行家的吝啬与冷酷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除了这由艺术构思体现出的内容上的幽默外马克·吐温还于平直的叙述中寓有从容冷静的幽默语言捡别针这典型细节的设置也极妙而尤为令人叫绝的是最后小孩在久不见银行家出来问他却还猜想着他可能没有女儿恐怕不想招个女婿以及准备把“圣·约翰”回答成“咸约翰”这样的念头这种调侃笔法在冷隽式幽默中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