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读菡子散文《黄山小记》

(2021-07-18 06:16:51)
标签:

读书

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读菡子散文《黄山小记》

黄山小记/菡子

 

黄山在影片和山水画中是静静的,仿佛天上仙境,好像总在什么辽远而悬空的地方;可是身历其境,你可以看到这里其实是生气蓬勃的,万物在这儿生长发展,是最现实而活跃的童话诞生的地方。

从每一条小径走进去,阳光仅在树叶的空隙中投射过来星星点点的光彩,两旁的小花小草却都挤到路边来了;每一棵嫩芽和幼苗都在生长,无处不在使你注意:生命!生命!生命!就在这些小路上,我相信许多人都观看过香榧的萌芽,它伸展翡翠色的扇形,摸触得到它是“活”的。新竹是幼辈中的强者,静立一时,看着它往外钻,撑开根上的笋衣,周身蓝云云的,还罩着一层白绒,出落在人间,多么清新!这里的奇花都开在高高的树上,望春花、木莲花,都能与罕见的玉兰媲美,只是她们的寿命要长得多;最近发现的仙女花,生长在高峰流水的地方,她涓洁、清雅,穿着白纱似的晨装,正像喷泉的姐妹。她早晨醒来,晚上睡着,如果你一天窥视着她,她是仙辈中最娇弱的幼年了。还有嫩黄的“兰香灯笼”——这是我们替她起的名字,先在低处看见她眼瞳似的小花,登高却看到她放苞了,成了一串串的灯笼,在一片雾气中,她亮晶晶的,在山谷里散发着一阵阵的兰香味,仿佛真是在喜庆之中;杜鹃花和高山玫瑰个儿矮些,但她们五光十色,异香扑鼻,人们也不难发现她们的存在。紫蓝色的青春花,暗红的灯笼花,也能攀山越岭,四处丛生,她们是行人登高热烈的鼓舞者。在这些植物的大家庭里,我认为还是叶子耐看而富有生气,它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纤巧,有的壮丽,有的是花是叶巧不能辨;叶子兼有红黄紫绿各种不同颜色,就是通称的绿叶,颜色也有深浅,万绿丛中一层层地深或一层层地浅,深的葱葱郁郁,油绿欲滴、浅的仿佛玻璃似的透明,深浅相同,正构成林中幻丽的世界。这里的草也是有特色的,悬岩上挂着长须(龙须草),沸水烫过三遍的幼草还能复活(还魂草),有一种草,一百斤中可以炼出三斤铜来,还有仙雅的灵芝草,既然也长在这儿,不知可肯屈居为它们的同类?黄山树木中最有特色的要算松树了,奇美挺秀,蔚然可观,日没中的万松林,映在纸上是世上少有的奇妙的剪影。松树大都长在石头缝里,只要有一层尘土就能立脚,往往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伸展着它们的枝翼,塑造了坚强不屈的形象。“迎客松”、“异萝松”、“麒麟松”、“凤凰松”、“黑虎松”,都是松中之奇,莲花峰前的“蒲团松”顶上,可围坐七人对饮,这是多么有趣的事。

鸟儿是这个山林的主人,无论我登多少高(据估计有两万石级),总听见它们在头顶的树林中歌唱,我不觉把它们当作我的引路人了。在这三四十里的山途中,我常常想起不知谁先在这奇峰峻岭中种的树,有一次偶尔得到了答复,原来就是这些小岛的祖先,它们衔了种子飞来了,又靠风儿作媒,就造成了林,这个传说不会完全没有道理吧。玉屏楼和散花精舍的招待员都是听“神鸦”的报信为客人备茶的,相距头十里,聪明的鸦儿却能在一小时之内在这边传送了客来的消息,又飞到另一个地方去。夏天的黎明,我发现有一种鸟儿是能歌善舞的,它象银燕似地自由飞翔,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我难以捉摸它灵活的舞姿,它的歌声清脆嘹亮委婉动听,是一支最亲切的晨歌,从古人的黄山游记中我猜出它准是八音鸟或山乐鸟。在这里居住的动物最聪明的还是猴子,它们在细心观察人们的生活,据说新四军游击队在这山区活动的时候,看见它们抬过担架,它们当中也有“医生”。一个猴了躺下,就去找一个猴医来,由它找些药草给病猴吃。在深壑绿林之中,也有人看见过老虎、蟒蛇、野牛、羚羊出没,有人明明看见过美丽的鹿群,至今还能描叙它们机警的眼睛。我们还在从始信峰回温泉的途上小溪中捉到过十三条娃娃鱼,它们古装打扮,有些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书僮,头上一面一个圆髻,一定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动物,古来号称五百里的黄山,实在还有许多我们不能到达的地方,最好有个黄山勘深队,去找一找猴子的王国和鹿群的家乡以及各种动物的老窠。

从黄山发出最高音的是瀑布流泉。有名的“人字瀑”、“九龙瀑”、“百丈瀑”并非常常可以看到,但是急雨过后,水自天上来,白龙骤下,风声瀑声,响彻天地之间,“带得风声入浙川”,正是它一路豪爽之气。平时从密林里观流泉,如丝如带,缭绕林间,往往和飘泊的烟云结伴同行。路边的溪流淙淙作响,有人随口念道:“人在泉上过,水在脚边流”,悠闲自得可以想见。可是它绝非静物,有时如一斛珍珠迸发,有时如两丈白缎飘舞,声貌动人,乐于与行人对歌。温泉出自朱砂,有时可以从水中捧出它的本色,但它汇聚成潭,特别在游泳池里,却好象是翠玉色的,蓝得发亮,像晴明的天空。

在狮子林清凉台两次看东方日出,第一次去迟了些,我只能为一片雄浑瑰丽的景色欢呼,内心漾溢着燃烧般的感情,第二次我才虔诚地默察它的出现。先是看到乌云镶边的衣裙,姗姗移动,然后太阳突然上升了,半圆形的,我不知道它有多大,它的光辉立即四射开来,随着它的上升,它的颜色倏忽千变,朱红、橙黄、淡紫……,它是如此灿烂、透明,在它的照耀下万物为之增色,大地的一切也都苏醒了,可是它自己却在统体的光亮中逐渐隐着身子,和宇宙溶成一体。如果我不认识太阳,此时此景也会用这个称号去称赞它。云彩在这山区也是天然的景色,住在山上,清晨,白云常来作客,它在窗外徘徊,伸手可取,出外散步,就踏着云朵走来走去。有时它们迷漫一片使整个山区形成茫茫的海面,只留最高的峰尖,像大海中的点点岛屿,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云海奇景。我爱在傍晚看五彩的游云,它们扮成侠士仕女,骑友跨凤,有盛装的车舆,随行的乐队,当他们列队缓缓行进时,隔山望去,有时像海面行舟一般。在我脑了里许多美丽的童话,都是由这些游云想起来的。黄山号称七十二峰,各有自己的名称,什么莲花峰、始信峰、天都峰、石笋峰……或象形或寓意各有其肖似之处。峰上由怪石奇树形成的“采莲船”、“五女牧羊”、“猴子观桃”、“喜鹊登梅”、“梦笔生花”等等,胜过匠人巧手的安排。对那连绵不绝的峰部,我愿意远远地从低处看去,它们与松树相接,映在天际,黑白分明,真有锦绣的感觉。

漫游黄山,随处可以歇脚,解放以后不仅“云谷寺”、“半山寺”面目一新,同时保留了古刹的风貌,但是比起前后山崭新的建筑如“观瀑楼”、“黄山宾馆”、“黄山疗养院”、“岩音小筑”、“玉屏楼”、“北海宾馆”管理处大楼和游泳池等,又都是小巫见大巫了,上山的路,休息的亭子,跨溪的小桥,更今非昔比,过去使人视为畏途和冷落荒芜的地方,现在却像你的朋友似地在前面频频招手。这些建筑都有自己的光彩,它新颖雄伟,使黄山的每一个角落都显得生动起来。这里原是避暑圣地,酷暑时外面热得难受,这里还是春天气候。但也不妨春秋冬去,那里四季都是最清新而丰美的公园。

古今多少诗人画家描写过黄山的异峰奇景,我是不敢媲美的,旅行家徐霞客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阅历不深,只略能领会他豪迈的总评,登在这里的照片,我也只能证明它的真实而无法形容它的诗情画意,看来我的小记仅是为了补充我所见闻而画中看不到的东西。

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读菡子散文《黄山小记》

 

 【读与评】

 黄山是一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地方。菡子散文《黄山小记》,用优美的语句把黄山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菡子以女性的感受和细腻的笔触,对黄山上的种种自然景观进行细致入微的、栩栩如生的描绘。文中有一句话:“无处不在使你注意:生命!生命!生命!”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强调了小草小花争阳光、嫩芽和幼苗努力生长所反映出的主题——生命。从一个方面写出了黄山的生气盎然。而后,菡子写了新竹,她一连用了四个动词:钻、撑、罩、出落,写出了新竹的清新。菡子还描写了美丽的花朵,她写最近发现的仙女花“涓洁、清雅,穿着白纱似的晨装,正像喷泉的姐妹”。菡子把仙女花的娇嫩的白花瓣写成“白纱似的晨装”,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了一个薄薄的、纯白的、柔弱的花瓣的形象。而菡子亲切地称呼这些花草为“她”,也体现出了菡子对植物们的喜爱。菡子又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了喜庆的兰香灯笼,五光十色、异香扑鼻的杜鹃花和高山玫瑰,成为行人登高热烈的鼓舞者的青春花和灯笼花,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珠光宝气的“花花世界”。菡子还借千姿百态的树叶和仙草奇松写出了黄山的神奇。她笔下的叶子是“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它们“有的纤巧,有的壮丽,有的是花是叶巧不能辨”。我想,在巍峨的黄山下,一片小小的叶子本身远远算不上壮丽,但是,在菡子眼里,它的那种让人胸怀激荡的气魄却并不亚于黄山。而菡子对树叶颜色的描写也是十分优美的,她把树叶的颜色描写成一层层的,让人体会到了树叶的层次感。她说,深的树叶是“油绿欲滴”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深绿树叶的绿和鲜;而浅的树叶“仿佛玻璃似的透明”也写出了树叶颜色之浅的程度与它的晶莹剔透。如果说,树叶之美还只能算得上秀丽的话,那么菡子笔下的黄山中的各种仙草奇松也一定会让你称奇。菡子在描写仙草时,除了常规的介绍以外,还巧妙地用了一个问句:“仙雅的灵芝草,既然也长在这儿,不知可肯屈居为他们的同类?”这一句话就写出了灵芝草的“仙中之仙”。

 细细品读,越发令人感到“妙笔生花”是何意了。

 菡子散文《黄山小记》写花——着墨于它们的俏丽奇特:或“开在高高的树上”,或“生长在高峰流水的地方”,或状如仙女,或形似灯笼;写叶子——突出它们的色彩变化和变幻多姿,颜色的“深浅相间,正构成林中幻丽的世界”;写草——着力展示它们的珍奇,如还魂草的幼草“沸水烫过三遍”还能复活,有一种草“一百斤中可以炼出三斤铜来”;写松——落笔于它们的奇美和“不屈的形象”;写鸟——凸现它们的灵气;写猴——表现它们的聪明。总之,菡子笔下的黄山,植物世界婀娜多姿,动物王国喧闹欢腾,构成黄山一片生机蓬勃、充满活力的景象。至于对黄山的瀑布流泉、奇峰云海、狮子林清凉台观日出等奇景,更写得富于声光色彩,如诗似画。如状写游云:“它们扮成侠士仕女,骑龙跨凤,有盛装的车舆,随行的乐队,当他们列队缓缓行进时,隔山望去,有时象海画行舟一般……”极有形象感和诗的想象力,妙不可言。

 全篇对黄山不同景观的描写次第展开,各有侧重,布局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设喻奇巧,笔法多变,语言明丽流畅,如行云流水,体现了菡子散文的艺术风格。

 自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黄山的风光美景,不少作品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所以,记写黄山要不落俗套,别有一番新意,委实不易。菡子在她的“小记”中,似乎只点点滴滴地记述黄山的自然景观——花、草、松、鸟、猴、瀑布、流泉、奇峰、云海之类。但是,菡子通过这类微观的刻写所要反映的,却是黄山那独有的植物世界和动物王国,“四季都是最清新而丰美的公园”的宏观特征,即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应该说,菡子对黄山的这种抒写和讴歌,是别具匠心的。同时,菡子寻找着黄山的自然景观与新中国的社会风貌之间的契合点,力图从黄山的自然景观的描写中映照出我们这个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的精神。这是内在神韵的相合,而不是人为的添加。这一篇记写黄山之作的高超之处就在于此。

 我欣赏菡子散文《黄山小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