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恶劣的境遇是人生的老师——读宗璞散文《好一朵木槿花》

(2020-08-29 06:04:47)

恶劣的境遇是人生的老师——读宗璞散文《好一朵木槿花》

好一朵木槿花/宗璞

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盏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中,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读与评】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宗璞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一株生长在钢筋砖块中的紫色的木槿花,环境的艰难扼制不了它的生机,它就那样倔强地挺立着。在这里,木槿花俨然已成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一切困难的精神的化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身处逆境之中,能不自怨自艾,隐忍而坚韧,才能大有成就。

 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木槿以前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平庸,说了说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而就是这留下来了木槿的两度开花给宗璞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在我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陷入极度惶恐之中的时候,是木槿花让我看到了希望,让我有了勇气去面对困难。其实,宗璞也正是从这些微小的生命中提炼出来那充盈其间的强大与伟力的。花的生命之旅和人一样,也许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挫折及坎坷,我们需要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勇往直前。花开花谢连着人类命运的沉浮与漂泊,花荣花枯胶结着社会的兴衰与变迁。或许,宗璞就是通过那朵木槿花告诉我们,人生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困难所压倒,不能让悲痛长压在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重新拥有梦想。

 这让我想起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小时候有一次他看见一农民洗甘薯,使他悟出了一番人生的道理。那农民用一根扁平的大木棍在木制的大水桶里不停地搅拌,甘薯在水桶中忽沉忽浮。甘薯总是浮浮沉沉,互有轮替。松下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浮浮沉沉,互有轮替的景象,正是人生的写照。每个人的一生,都像那甘薯一样,总是浮浮沉沉,不会永远春风得意,也不会永远穷困潦倒。这种持续不断的时浮时沉,就是对每个人的磨炼。

 松下虽然在商界声名显赫,业绩辉煌,其实他一生中充满不幸和坎坷。他11岁辍学;13岁丧父;17岁差一点淹死;20岁不幸丧母,并且得了肺病几乎丧命;34岁,唯一的儿子出生仅6个月就死亡;他一生病魔缠身,常常因病而卧床。

 然而,每当他遭受挫折与打击时,就会想起农民洗甘薯的那一幕,坚信厄运能变好运,危机就是转机,逆境会化作顺境。于是,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最后终能战胜逆境,转败为胜,化危为安。

 托尔斯泰、达尔文、牛顿、岳飞、范仲淹、海瑞、聶耳,他们都是4岁以前丧母或丧父,备受过生活的艰辛,在生活的最底层苦苦挣扎,最终才战胜恶劣的处境,拥有了辉煌的人生。

 可见,杰出的人生大多出生于困厄之家,杰出的行为也大多伴随着险恶的处境。

 所以,《圣经.新约》启示人通过逆境去争取幸福。

 亚圣谆谆告诫世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当你身处逆境时,一定要有忍耐和信仰。记得有位外国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向邓小平请教复出的“秘诀” 邓小平的答案就是“忍耐和信仰”。

 人生的风雨是立世的训喻,恶劣的境遇是人生的老师。

 在人生的路程中,命中注定要努力奋斗。要不断地推石头上山,不穷尽地移山开路,不停息地追赶太阳。即使你明明知道夸父因追赶太阳已经渴死半途,化为桃木,你还是要去追赶太阳的。面对苦难,你不能停下,停下你的结局可能更加惨淡。

 面对逆境你如何抉择,跳进温柔之乡?也许那只是一个幻想,一座海市蜃楼,一个永远难以实现的梦。如果你沉醉于斯,乞求于斯,你将不可救药坠落深渊。

 战胜恶劣环境,用你的智慧,用你的勤奋耐劳的精神改善处境,创造理想的生活。你的生命将在创造的过程中得到张扬和发挥。只要你坚持到底,你终将战胜狂风恶浪,排开礁石,抵达彼岸。

 最后要说的是,宗璞独到的语言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方面。全文语言朴素,并没有很多的修饰,但是感情真挚自然,不知不觉间打动着我们的心。这也告诉我们,写作不必一味追求语言的华美,也不必盲目堆砌华丽的辞藻,一切文字让它自然地从心间流露出来就行了,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