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逆境中的成功更值得赞美——读培根《论逆境》

(2020-08-05 06:44:43)
标签:

读书

逆境中的成功更值得赞美——读培根《论逆境》

论逆境 / 培根

“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这是塞涅卡效仿斯多葛派哲学讲出的一句名言。确实如此。如果奇迹就是超乎寻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显现的。塞涅卡还说过一句更深刻的格言:“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这是宛如诗句的妙语,其境界意味深长。

古代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拉克勒斯去解救盗火种给人类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着一个瓦罐漂渡重洋的。这个故事其实也正是人生的象征,因为,每个基督徒正是以血肉之躯的孤舟横渡横渡波涛翻滚的人生海洋的。

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从道德修养而论,后者比前者更难为可贵。所以,《圣经》之《旧约》把顺境看做神的赐福,《新约》则把逆境看做神的恩眷。因为上帝正是在逆境中才会给人以更深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启示。

如果你聆听《旧约》诗篇中大卫的竖琴之声,你所听到的不仅是颂歌,还伴随有同样多的苦难哀音,而圣灵对约伯所受苦难的记载远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动人。 一切幸福绝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一切逆境也都绝非没有慰藉与希望。

最美好的刺绣,是以暗淡的背景衬托明丽的图案,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镶嵌于明丽的背景之上。让我们中这种美景中吸取启示吧。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会在幸福而无节制中显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逆境中发出光辉的。

 

 【读与评】

 培根认为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我想这与培根在政治舞台上的历程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得以成功的。

 就像塞涅卡说过的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如诗般的妙语,其境界意味深长。

 所谓逆境,指的是不顺意的环境,如若你能在此磨练你的意志,于是你就渐渐地强大。可以绽放自我,此时的你也就成功了。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绽放,这靠的是在逆境中你的个人态度和实力,因此绝不能自暴自弃,伟人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三起三落,朱榕基总理早在1958年就被错划成敌我矛盾当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右派”,季羡林先生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坚持写作,完成了“最长最重要的一部翻译”《罗摩衍那》,张道真先生利用文化大革命中“逍遥”的时间编著了一部(五卷)英语用法词典(这件事我一直认为也了不起),等等事例,不胜枚举,令人感慨万千。是啊,人生艰难,道路坎坷,人难免经历苦难,有的人被苦难压倒、甚至死去,有的人把坏事变成好事,做出成绩,甚至创造奇迹。同样的逆境,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自己。“逆境出奇迹,患难见真交。”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都是同样的意思。

 培根用了一个比喻,他就是这样形容逆境的——最美好的刺绣,都是以暗淡的背景来衬托明丽的图案,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镶嵌于明丽的背景之上。用背景与图案作喻,很形象的阐释了逆境中的成功更值得赞美。

 在逆境中疲倦了,多想想雪莱的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幸福中并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逆境中也不乏慰藉与希望。因此不要轻言失败。更不能因为第一次飞翔遇到了乌云风暴,从此就怀疑有蓝天彩霞。

 逆境中生存靠的是意志,磨练意志,方可绽放自我。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来?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许多沙粒转化为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需要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一次又一次地挫折,那么就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彩虹。

 读培根的《逆境》,感到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与难点是:句句是美文,妙语连珠,警句迭出。不是《圣经》,就是比喻,朴素明白的思想用华丽的词章表达。内容与形式珠联璧合,相辅相成。写这样的文章,必需博学多才,精雕细刻,煞费苦心。但这样的华丽的文风,难免有雕琢之嫌,也会给读者增添理解上的困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