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神彩飞扬、绚丽多姿——读茅盾散文《黄昏》

标签:
读书 |
黄昏/茅盾
海是深绿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一”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挤到沙滩边,波澌!——队伍解散,喷着忿怒的白沫。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
风在掌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都像个大眼睛,闪射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空隆空隆地腾起了喊杀。
而这些海的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浓溢着血色的赤,连到天边,成为甜金色的一抹。这上头,半轮火红的夕阳!
半边天烧红了,重甸甸地压在夕阳的光头上。愤怒地挣扎的夕阳似乎在说:
——哦,哦!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现在,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却也是我的新生期快开始了!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
呼——呼——
风带着永远不会死的太阳的宣言到全世界。高的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广蓑的太平洋,阴郁的古老的小村落,银的白光冰凝了的都市,——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二点三点白鸥划破了渐变为赭色的天空。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去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的金眼睛摊平的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笛声。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单是风,有雷!而且是风挟着雷声。
海又在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先生对黄昏,不是孤立地直笔描写,而以大海为背景,以海浪色彩的变幻来烘托、映衬、使深绿色的海、火红的夕阳、烧红了半边天的晚霞,交织、融合,相映生辉,显得十分绚丽、壮观。扬波泛彩的海水与绀金色霞光相连,色彩斑烂,如一幅笔调凝重、原富立体感的油画,诱人观瞻、惊叹!先生对黄昏时大海的观察极其精细,描绘分外传神。
先生主要通过大海的景色来写黄昏时的情状。先生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海浪的自然运动拟化成人的有规律步行,跳跃着的小波浪犹如“闪射着金光”的大眼睛。这些跳跃着的金眼睛,又重迭成绀金色的晚霞,海天相连。通篇不着“黄昏”二字,而黄昏之态极其生动、鲜明。
先生对黄昏景色尽力渲染,意在刻画夕阳壮美的形象,为抒发夕阳的壮丽的宣言进行铺垫。先生反古人“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之意而为之,另创新意,给夕阳赋予了崇高的抱负、博大的胸怀、坚定的信仰。在这里,黄昏只不过是夕阳“今天的历史革命”的完成,“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夕阳的思想崇高,胸襟博大。它的宣言传遍全世界;它的足迹深入高山、大洋、村落、都市。在先生笔下,夕阳再不是颓废、没落、自暴自弃者的化身,而是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充满理想、充满希望的战斗者的象征;它寄寓的再不是颓败、消沉、沦落的思想,而是激昂、奋斗、前进的理想,先生给夕阳塑造了一种崭新的意境。
这篇散文只有六百多字,奇短、特精,意境深邃。先生为夕阳注入了蓬勃向前的战斗诗情。无论绘景、描形、拟声、传情,都准确逼真。先生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各方面去描绘景物,神似五彩交织、七弦交响,达到了景真色丽、声昂意永的境地。真可谓是形神兼备、神彩飞扬、绚丽多姿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