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小见大,以细节取胜——读阿木散文《一只桔子》

(2019-10-15 08:32:24)
标签:

读书

    以小见大,以细节取胜——读阿木散文《一只桔子》


一只桔子/阿木

 

沈刚今年三十七岁下乡十余载虽然学了一手栽花种桔的好手艺可惜把调工资给耽误了至今仍是三十七元。

  果园在厂区的西北角落“角落”的角落里有座小苗圃。这儿是花匠沈刚的工作场地。他不大走出自己的领地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他的“臣民”桔树花草身上。故而厂里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他中上层干部也很少有人记得厂里有这么一个职工。只有财务会计在年终结帐时会惊叹几句 :“沈刚今年又创造了一万八千多元的纯利顶得上二三个技工所创造的纯利。

  金秋季节沈刚病了。

  行政科干事奉命摘了半提包桔子送给在疗养的副厂长尝鲜顺道探望沈刚。

  房内沈刚熟睡着。他的女儿小君君在逗小猫。

  干事打了个手势把小君君招到厨房间。

  干事从提包里摸出只桔子递给小君君。

  “好吃吗”小君君没有接。

  “好吃”……“辣不辣

  “不辣。甜着哩。”

  “这是什么东西呀

  干事心里一动。

  “小君君聪明猜猜看。

  “红萝卜。”小君君歪着脑袋说。

  干事的鼻子一酸。

  “叔叔你的眼睛里怎么有水呀

  “风吹的。”

  “我关上门好吗

  干事默默地剥去桔子皮把桔子放在小君君的小手里又把提包里的桔子全部拿出……

  干事悄悄地走了。

  

 读与评

  阿木的散文小品文《一只桔子》似乎平平常常很不起眼然而《爱莲说》其情不在爱莲《陋室铭》其志不在室陋《一只桔子》其意也不在桔子。

  既没有栩栩如生的肖像刻画也没有醉人心魄的景物描写既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光怪陆离的情杀格斗但是那动人的细节、深刻的主题使你不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茅盾先生《论创作》曾把“细节”称为“细微的情节”并且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 。那么, 《一只桔子》又是怎样运用细节来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呢

  《一只桔子》所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沈刚但对沈刚正面的刻画描写却并不太多只是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作了近乎平淡的介绍而这些介绍纯然是为作品后半部那闪光的细节所作的铺垫。阿木正是在逐层勾勒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最后用一个精彩而令人难以忘怀的细节把人物通体照亮。

  沈刚年近四十工资却仅有三十七元工作十余载却不大走出自己的领地——那个角落的“角落”——小苗圃学了一手栽花种桔的好手艺却耽误了调工资年创利“顶得上二三个技工”而中上层干部却很少有人记得有这么一个职工。这样一个诚实正直、任劳任怨的种桔能手理应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一切。然而正当人们欢享丰收的金秋季节沈刚却病倒了。行政干事“奉命”摘了半包桔子不是送给为了种桔积劳成疾的沈刚养病而是送给在疗养的副厂长尝鲜探望沈刚只不过是“顺道”。这是何等的不公道

  更可叹的是当行政干事摸了一只桔子递给沈刚的女儿小君君的时候小君君居然问:“好吃吗” “辣不辣” “是什么东西” 且不敢接。这些奇怪的疑问问得干事“心里一动”。小君君又把桔子猜成了“红萝卜”这意外的一猜又把干事猜得“鼻子一酸”。干事眼里的“水”当然不是风吹的。是为小君君的天真善良而感动吗是为小君君的幼稚无知而悲哀吗很显然真正可悲的是这不知道桔子的小君君居然是一个种桔能手的爱女一个为种桔而卧病在床的功臣病中竟然无人想到给他尝尝自己用全部心血培育出来的桔子。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喋喋不休地赞叹沈刚的忘我无私也没有必要慷慨激昂地发议论、鸣不平这一句句问答一个个细节不能不叫人鼻子发酸为之心颤。它既刻画出小君君的天真、善良也反映出干事的真诚、悔悟更重要的是从侧面映照出沈刚那金石一般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干事“把包里的桔子全部拿出来”,“悄悄地走了”他所能做到的也许只能是这些了。阿木写到这里便从容搁笔确也恰到好处。而我们读到这里又会想到些什么、还要说些什么呢

  桔子固然小一只确实少。阿木却通过一只桔子塑造了感人的形象揭示了深刻的思想。

  有人说小品文“里里外外都是小的”。要在极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深刻的主题就必须“发现和清理出生活整体的最灵通的‘经络’和最敏感的‘穴位’”即抓住“细微的情节”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一只桔子》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阿木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抓住生活中最敏感的“经络”和“穴位”以细节取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