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的日出 / 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读与评】
巴金老先生的《海上日出》是一篇著名的短篇写景佳作。
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乌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文字简洁,描写传神。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表明热切心情,开门见山点题,干净利落。那时天还没大亮,点明看日出的时间,照应“早起”。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用“声音”反衬看日出时色彩纯净、气氛清幽的“静”的环境,还有交代具体地点的作用。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天气晴好,碧空如洗。很浅很浅的,“浅”字叠用,并且以“很”加以强调,更加突出天气晴好。转眼间,时间极短。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东方晨曦初露,是太阳即将升起的征兆。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看的多了,摸着了规律了。便目不转睛形容神情专注、聚精会神地望着那里。指代“出现了一道红霞”的地方。尽管先生“常常”早起看日出,可还是神情专注、满怀欣喜,以十分急切的心情等待着日出辉煌时刻的来临,可见先生看日出,向往光明的强烈愿望。也正因为先生是观察时全神贯注,看得仔细,先后有序,所以写出了海上日出特有的景象。
果然,承上节“我知道……”。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拟人手法。红是红得好,原文作“红是真红”,据巴老自述是四川话,“是”字具有强调作用,并为下文语言转折作铺垫。却没有亮光,从“浅蓝”到“红霞”到“红得很”,写太阳即将跃出海面时光的变化,观察细,太阳像负着背着担着什么重担似的,仍是拟人手法,形容太阳升起之际缓慢慢儿。一纵跳跃,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写太阳“喷薄而出”的过程,给人以庄重,艰辛而壮观的印象。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伟力,巴老的红日出海图是这么壮观,这么辉煌!这也是巴老热爱光明的喜悦心情的表白。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时间极短暂,这深红的圆东西指代太阳,发出夺目光线强烈的亮光,由“没有亮光”而突然光芒四射夺目,是光的又一个变化。另外太阳的形状也在随之变化由“一道红霞”到“小半边脸”再到“圆”,射得人眼睛发痛。结合个人感受写,更见真切。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由于云层厚薄不等,对阳光的折射不同,而呈现不同色彩,但都以红、黄为主,因而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以上是巴老写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的景象,写得细致而完整,刻画细腻。
有时候,另一种情况。太阳躲进云里,可见天边白云较多,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阳光由上而下地“直射”到水面,水面就把光线由下而上地反射上天,这样天光,水光融为一体,水天一色,所以“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不知是阳光是水光只是亮闪闪的光所以用“亮光”。
这是巴老写天也有云飘浮时,阳光透过云彩照射水面时的景观,写得比较简略,不再细写日出的过程,而集中描写了阳光穿过云彩时成的“水天一色”的情状。太阳虽未露面,但人们仍可感受到它的巨大辉煌。
有时候,又是一种情况。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与上节的背景又有所不同。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文中说“云厚的达到蔽日”的程度。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乌云遮不住太阳的,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黑云能挡住太阳的“本体”,却阻挡不了它的万丈光芒。“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描写极其准确、生动,它使我们感受到黑云背后的太阳要冲破黑云的势力。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重重包围与“云片很厚”照应,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由于云片的颜色有深浅,与太阳的距离有远近,所以被阳光染成的色彩也有所不同。与晴天的“光彩”有别。一个“镶”和一个“染”,就把太阳的威力刻画了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宽广的想象天地,观察细致,用词准确。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光明战胜了黑暗,万物都享受着太阳的光泽,连先生自己也沐浴在一片灿烂的阳光之中,享受着无限的温暖。这是巴老情不自禁从内心发出的欢呼,也是对光明追求的热烈情绪的流露。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巴老发自内心的赞叹,也是对文中大量“奇观”事实的精辟概括,海上日出的景观“奇”在何处?“奇”在它显示了光明的力量如此之伟大!
文中多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太阳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其中有一句:“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这其中的“冲破”和“跳”使用得恰到好处,把这一段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