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生活的智慧和勇气——读张朝阳散文《过年》

标签:
读书 |
过年
不觉然间,时光晃荡一下,便跳到了春节。
可我虽觉得年长一岁,活得浑浑噩噩。
过年该是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迎接,在这普天同庆的气息里,我幼时的记忆却分外的鲜活起来。
幼时,我整天盼望过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包饺子。我端坐在妈妈身旁,疑惑的望着饺子馅。那是酱油拌过的萝卜丝,和零星散着的鸡蛋。这是我春节最好的美味。我们吃起来依然是那么的津津有味,依然是那么的回味无穷。而现在,即使是山珍海味作馅,却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不胜当年的美味。
天蒙蒙亮,我就从被窝里拱出来。我慌忙跑到厨房给妈妈拜个早年,希望得到零星的回馈。我翘起小屁股像鸡啄豆般通通两下,叩得结结实实。这时,妈妈会迅速将我扶起。“傻孩子,头都磕破了。”妈妈急忙把我的头揉揉,就像我受委屈时那样的感触。然后给我五角或一元,我觉得多么珍贵。鸡蛋才两角一个,一元买的食盐够一家吃一周。我把钱攥在手心。我在妈妈满是沟壑的脸上吸一下,然后兔子似的跑开了。见人就炫耀磕头的赏钱。
父亲早逝,妈妈拖着我们弟兄三个度日。我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妈妈也从未添过一件。妈妈的手结满茧子,却是世上最灵巧的手。将别人送给的旧衣服像变戏法似的改成新衣服。也正是这双手,维护了我年少时的自尊。在妈妈几近干涸的乳汁哺育下,我健康成长。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开始到各家各户捡鞭炮。然后回来放,算是我家放的。放鞭炮象征着吉祥,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玩一会后,我就上长辈的家里拜年,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一个叩头,一个红包。我不在乎红包的多少,而在于这份喜悦。给长辈拜年,都是实实在在的,叩得头破血流。而大人们给长辈拜年,则是逢场作戏。打打哈哈就过去了。我认为,大人最会骗人。因为红包有时是空的。当大人们在一起喧天喧地的聊起家常事,我就趁机溜走。回家将红包交给母亲。妈妈妈总是小心翼翼将钱叠整齐,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妈替你攒着,明个儿开学凑凑学费”。我默默点点头,心里踏实好多。
现在忆当年,却清晰如昨。想报答妈妈,却已在迟暮。想把这种忏悔,寄托在工作中,把对母亲的爱赋予留守儿童。现在新年很热闹,却找不回当年的感觉。只有躲在时光的角落里,给孩子讲我儿时的故事。
【读与评】
读张朝阳的散文《过年》,勾起了我的思绪万千。
过春节,这是城市人的叫法,乡下人叫过年。过年,应该指从除夕的晚上又过度到了新的第二年的年初了。过年,鞭炮声声辞旧岁,儿童欢笑迎新春。地球又绕着太阳公转了一圈,岁月提醒每一个人:时间易失,分秒不等人。你若不抓紧时间成就事业,你这一辈子将会碌碌无为。
其实,春节年年都是这样过的。贴春联、贴福字。有的把带根带叶的甘蔗靠在大门边,说什么希望幸福甜蜜的生活像甘蔗一样节节高;也有的在院子里站立一棵树,进行了修饰之后,美其名曰“摇钱树”……糖果、水果成了抢购货。一切摊点和铺子,都在为年货而忙碌。生意再冷的店铺,这几天,都会变得生意红火。出去打工的人,都尽量在年前赶着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年的团圆饭,香喷喷的;家人团坐,小酒一杯,有笑有说。
小的时候,我在乡下长大。记得,乡下过年,都杀年猪,请人吃饭。年前的这几天,孩子们是何等欢乐。村里有舞狮子的,到家家户户去舞狮,总说些吉利的话。那时候,我们当小孩子的,围在舞狮队之后,高兴的跟着走村串户,不亦乐乎。大年初一,还有开财门的孩子,那早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被称为“四句”的话语,朗朗上口,句句吉祥,讨得主人的欢喜与赏钱。这些儿童时的记忆,如今仍记忆犹新。
现在,到了城市里生活。这春节,气氛却比乡下的那种气氛淡多了。城市人不像乡下人邻里热情,相互串个门。我们小时候在乡下,孩子们常常在一起玩,而城市的孩子很难成为一群一伙的。难怪如今的独生孩子,确实也独自感到那么的寂寞。现在,莫说小孩,相邻的大人们也都很少往来,邻居之间,敲门都不应,人们的交往越来越被禁锢了。
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要为了自己增加了一岁而高兴?难道他们没有听到那岁月匆匆逝去的脚步之声吗?不过,也许大家都是对的,还是我错了。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思乡的愁绪无边无际地漫延开来。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想到我十几岁时一直以为自己很潇洒,头也不回便离开了故土,离开了温暖的家。五十年过去了,故乡的记忆已变的渐渐遥远,只有母亲的泪眼,还留在记忆的最深处。时光荏苒,几十年的光阴,终于让我知道,那时的我,年轻的我,又怎能了解离愁,又怎能读懂离愁?那时年轻呵,年轻的心写满的只有明媚,只有灿烂,少年不知愁滋味?心有落寞谁人知?那时落寞是心中的一点痕迹,淡淡的,无语的,不知也罢。
近日,遇到熟人朋友见面打招呼,总不忘问一声过年回家吗?每每此时心中便涌起另番滋味。我明白,所说的回家,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那个老家。有了小家不算家,只要父母健在,那个生你养你的家才是你的归宿,才是回家过年的终点站。可是,去年爸爸在妈妈离世四年后也离我们而去了。自此,我常常问自己,我的家在哪里?
也许,我不应该在这喜庆之日还如此悲观。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怀念过去,总会让我们重拾生活的智慧和勇气。那些渐行渐远的经历,总是让我们一次次成长。让我们用心去敲希望的钟,撞响心中怀有的那些期待和向往。在新年的钟声又一次敲响的时候,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命意义,或将变得更加绚丽,更加余味无穷。我们逾加强大的内心,将会变得更加包容,当然还会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