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孝清先生谈太极拳与养生(七)——我学太极拳(62)

(2017-10-03 14:22:52)
标签:

健身养生

    张孝清先生谈太极拳与养生(七)——我学太极拳(62)

八种内功劲法之招中术

  要理解八种手法之内功术而产生的内劲的不同走向,先要明白内劲的转换是“以意领形、以内气催姿势”完成的。形体姿势做得再漂亮,没有内劲之融会贯通,只是空招。所以把招式与内劲的融合练法称为“招中术”。在招中术的运动过程中,招(姿势)的运行状态是可见的,而术(内气)的流通则不易被功力浅的人所察觉,然而长期练拳者进入中级阶段以后以内气催姿势完成的拳架会给人以气势深厚、运转自如的舒适之感。

  掤式的内气运行之掤的招中术

  人们将招式的手形向前上捧的举动当成是掤捧的全部内容,而忽略了内气运行的掤劲。掤内劲即内气运行首先是心一静(无念),意领内气沿身中垂直线落到两脚之间的地面后自然向四面弥漫散开,但不要留意内气入地向四外弥散的过程,否则会导致两腿的僵直与僵滞。而后用意领内气的两脚前方如同气柱一般升腾而起,此时内气催促两手向上圆转运行,同时张肘、松肩、展臂、鼓腕。此为掤内气(劲)催促两手完成掤的姿势(招)。

   捋式的内气运行之捋的招中术

  人们在初练时往往认为捋式是指以双手将物捋回的动作,其实这只是手形的单纯走向。捋式是以捋的内气催动身形手势完成捋之姿势。内功拳术的捋式分为一捋、二捋、三捋的过程。做捋式时,意先动,先意想一把剑尖朝向胸前十字中心,当一捋之时,意气托着剑拢向胸前,在这一过程中,内气由开转合的过程中透达背后向外散开,同时促使身形与两手平行后偎;二捋之时,心中一静气托着剑继续后拢,想象剑尖透至背后劲源,内气从背后散开,促使身形与两手继续后偎;三捋之时,心中一静意气托剑继续深入,剑身尽没其胸中,仅剩格与手于胸前,内气继续从背后向外散开。如此内气第三次促使身形与两手向背后依偎。特别提醒的是,在一捋、二捋、三捋之间,内气的运行必须要短暂地一静,才能避免行拳中的“合中之合”之忌。捋的身形手势必须依靠捋的内气促使完成,才能逐步求达阴阳各半而平衡。

  挤式的内气运行之挤的招中术

   做挤式时,右肘要转向胸部中心前方,使前臂斜立于胸前,左手的食、中、无名指的指肚扶贴在右腕内侧下方约三寸处。意想身体周身形成一个大立圈。心中一静,内气沿身中垂直线落于贴近后脚的四点处,以身中垂直线催动大立圈,大立圈再催动肩、腰、胯三道平气圈向前平移,后脚之意从前脚脚底向前平催,同时以中指领内劲向前集束,带动身形向前平移,挤式的招中术之要点在于内开外也开,大立圈的外缘与中心点齐动催向集束点而产生劲道。三道气圈大立圈和身中垂直线的趋向一致,不可突出其中任何一环,这就是“平”难找的关键。必须引导内气的运行总是“平中进”,要悉心揣摩方能有所感悟。

   按式的意气运行之按式的招中术

  人们习惯于身形手式下沉来表示按式的含义,从而导致拙力伴随着僵硬的身形同时出现。拿箱子做比喻,按式的招中术犹如双手扶在箱子盖上,按之意要作用在箱体后侧的合页上,使按之内劲透达前下方,同时将三关向上领起,像凭栏往下眺望,如将物粘起而产生上掀之意。

  採式的意气运行之採式的招中术

  採式并非以手向下拉拽而成,这种拉拽的手式练不出採内劲与之相伴随。採内劲应由劲源透达十字中心向前圆散而出,意想右手犹如扶在沙窝的边缘,随即心中一静,使圆散的意气向后下方旋转,促使右手沿顺时针方向微旋,想象以掌心由沙窝边缘旋採向沙窝之底。尤其要注意採内劲的旋转幅度甚小,手上仅可有沾粘之轻劲,而全无拉拽之形。

  挒式的意气运行之挒式的招中术

  挒式并非由手形橫拨而成,这种手法的挒式不会有挒内劲的蕴含和体现。挒的意气运行要由劲源透达胸前十字中心圆散而出,意想右手犹如扶贴在沙窝底之右侧心中一静,使圆散的内劲先向右侧上方旋转,促使右手沿逆时针方向微旋。由沙窝底旋挒向沙窝边缘,挒内劲的旋转幅度甚小,手上只可有沾粘之轻劲,而全无横拨之形。

  肘式的意气运行之肘式的招中术

  走肘劲时不是指用肘端做出的动作姿势,而肘内劲是一种集中劲,是将背后圆散的内劲通过肘端集束之后发出。此时无需肘的形体动作配合,切不可用肘的动作来代替。

  靠式的意气运行之靠式的招中术

  走靠劲无需掺杂肩部的前俯和侧倾动作。靠是一种分散劲,由背后透达前肩向四外散发而出,不可用肩背所演示之靠的动作来替代靠内劲。

  混合劲法之招中术

   以上是一式含一劲的固定招术,演练娴熟并能相互融通之后,才能进一步探求不同的招式(外形动作)与内劲的混合与变化,即混合劲法的招中术。各种内劲都可以相互混合,在任何一种姿势中发挥作用,在太极功夫进入化境后,即“掤、捋、挤、按皆非似,妙手一着一太极”。内劲的运用则可随心所欲,无须刻意地安排和调动。如果按步骤学练时可依八种劲法的大致走向进行划分,如掤、捋、挤内劲虽有上、中、下之分,但它们总体的趋势,只有后上、后下,和平后方的区别,所以这三种劲相互融合起来也会自然顺遂。而肘、靠内劲的融合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发肘内劲若缺了靠内劲的参与或发靠内劲少了肘内劲的辅助,气势都难以圆融和深厚。

  肘靠混合内劲的招中术:掤按内劲与挤内劲混合在一起向前发出时,要用挤劲督促着掤按内劲的前行。将採、挒、捋内劲混合在一起同时向右后方发出。右手由意想的沙窝採向沙窝之底,左手由沙窝之底挒向沙窝之边,同时伴随着身形向后依偎,而使捋内劲向后流走。如此便可将採、挒、捋内劲一瞬间融合在同一式中,一起向右后方运行。

  我们掌握了八种不同的运劲姿势,不同手形和单一的手势演练不可能做到混合劲法,而内劲则不受手之形式所拘,故前人才有八八六十四种内劲可以任意地混合演练之说。当盘拳架进入较高层次,就要学练同一种身形手势来演练不同的内劲。真正掌握了八种内劲的理论后就可以有盘练拳随意安排各种劲法的运用顺序。这样拳架的结构虽然固定不变,但每做一式就有一种或几种内劲同时涌出。就能从中衍出无穷的变化,使拳势的运行丰富多彩,由此才能步入太极拳之较高层次的奥妙之堂。前进则以挤带动掤、按;退则以捋带动採、挒、肘、靠,一气呵成,所以有“妙手一着一太极”之说。慢慢体悟而达“中定”之空灵境界——“物我两忘,意气倶静,无无亦无,一灵独觉”的无为法的最高层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