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怄气者为明智——读书之思与悟(200)
标签:
读书 |

马铃薯太委屈了:世人都是势利眼,只看见马铃薯开花,没有在花上结果时,就骂骂咧咧,扬言要铲除马铃薯,准备用来改种玉米。
其实,这些人哪里知道,马铃薯的花开在枝上,果实块茎可是结在土里,根本看不到的,除非把马铃薯连根拔起。
委屈归委屈,马铃薯还是想把真相告诉世人,于是就暗暗地挪动自己的根部,让根部的块茎露出来,以此证明自己是结了果实的。
块茎倒是露出来了,马铃薯却觉得自己有点站立不稳了。毕竟,根部一露出来,土层浅了,头重脚轻在所难免。
一天,吹了一阵大风,本来就根底浅的马铃薯于是被连根拔起,暴露在露天下的马铃薯渐渐失去了水分,蔫了。
“和不懂得自己的人怄气,最终伤到的是自己!”奄奄一息的马铃薯最后说。
(消息来源《读者》)
【思与悟】
马铃薯为了申辩委屈,结果伤了自身,最终明白道理说不要“和不懂得自己的人怄气。”这里,我还认为,即使懂得自己的人,相互间任何时候也都不要怄气。人间凡尘,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那就看我们如何对待它了,聪明的人往往能做到“受气不怄气”。
首先要做到不用生气来惩罚自己。生气、怄气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是自己。生气可使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血压升高,甚至旧病复发,所以生气是惩罚自己。尤其是那些以“气人为乐”的人,使你生气正是他的目的,故生气也就是帮助别人达到目的。
其次是换个角度看别人。当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时,如果能站到对方的位置上,想想若自己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也会这样做。若是朋友、亲友和同事伤害了你,想想他们昔日对你曾有过的关心帮助和各种照顾,或许生气就能大减,怨气渐消,同时朋友、亲友和同事间的矛盾也就消除了。
第三是要胸怀博大,有自知之明。有的时候怄气并不是别人的责任,而是自己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如有的人生性好胜,不甘落后,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谁超过自己,他就嫉妒谁,谁比自己强,他就怀恨谁。虽然嫉妒心理人皆有之,但智者应明了,没有什么理由不许别人超过自己。
第四是转移心态。如果是自己实在摆脱不了的烦恼,就必须想方设法转移身已的心态。比如去打扑克、下棋、看电视、听音乐或者去林间散散步等等。
智者明此道理,故而:当气不气,受气不怄气,人气我不气。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