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看别人的长处,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情谊——读书之思与悟(173)

(2016-08-24 05:19:42)
标签:

读书

            多看别人的长处,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情谊——读书之思与悟(173)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秀才坐渡船过河,船刚离开河岸,秀才看到船上的竹篙,就问摆渡的船工:“你会吹笛吗?

    “我哪会吹笛呢,只会摆弄撑船的竹篙。”船工笑嘻嘻地说。

    “连笛都不会吹,你这生命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百分之十。”秀才以一种戏谑的口吻说道。

    船工只顾撑船,默不作声。

    秀才看到船上的缆绳,又煞有介事地问船工:“你会抚琴吗?

    “我也不会抚琴,只会鼓捣船上的缆绳。”船工仍然笑眯眯地说。

    “连琴也不会抚,你这生命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百分之二十。”秀才以一种轻蔑的口气说道。

    船工全力摆渡,低头不语。

    秀才看到不远处的苇丛间惊飞的野鸭,随口吟咏起王勃的名句,又不屑一顾地问船工:“你会作诗吗?

    “我更不会作诗了,只是每天的鞋子倒是挺湿的。”船工乐哈哈地说。

    “连诗也不会作,你这生命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百分之三十。”秀才以一种嘲讽的腔调说道。

    说着说着船就到了河心。就在这时,大雨谤沱,河流涌起巨涛狂浪,眼看就要翻船了。竭尽全力也无力回天的船工,急忙问秀才:“你会游泳吗?

    “我……我不会……”秀才不禁大惊失色。

    “连游泳也不会,你生命的意义看来就要失去百分之百了。”船工以一种爱莫能助、万般无奈的语调说道。

话音未落,渡船已被大浪掀翻。自然,游上岸的只有船工一人。

(消息来源《新思维》)

 

【思与悟】

人活在世上,不是一个人单独的活在自己的生活里的。人是社会的人,是需要与别人相处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是石头与石头堆在一起,也不是木头与木头捆在一起。人与人在一起,是需要有感情的,是需要相互信任的。如果没有相互的信任,没有一点感情,那么,即便走在一起,也与石头堆在一起,木头捆在一起差不多了。

那么,这个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信任,从什么地方来?这种信任与感情不是天然的,是在交流中产生的,是在合作中增强的。最重要的是,这种感情与信任,是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主动自觉的。换句话说,就是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关键不在他人,而在自己。一个人想要有一个好的人缘,不在于别人对自己怎样,而在于自己对别人怎样。如果你总是对他人表示出友好与热情,他人自然会与你友好相处了。

可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与特点,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你能不能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就在于你怎样看周围的人了。如果你是一个不会看到别人优点的人,不会看到别人长处的人,那么,你的眼睛里看到的人,都是短处,都是缺点,那样的话,你恐怕就不会喜欢他们了。

我们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一个人没有缺点没有短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没有一个人没有长处没有优点。关键就在于我们用什么眼光去看他人了。如果我们的眼睛是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的,那么,你所看到的人都是不错的,你就能够信任他们,也就能够热情的对待他们;那么,你就一定会有很好的人缘了;但是,如果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他人的优点的,那么,你所看到的人大概你都不会喜欢了,你也就不会信任他们,自然也就不会热情的对待他们了,你的朋友也就不会很多了,甚至可能会变得如“孤家寡人”一般。

与人相处,第一位的就要看到他人的长处;只有看到了他人的长处,才有后面共事合作或者进一步成为朋友的可能。如果看不得别人的长处,又如何与人相处呢?也没有基础与人相处了。其实,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凡是看不到他人长处的人,他自己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共事者。因为,不能看到他人长处本身,也就是做人的弱点了。

有道是,扁担、弓子各有所长。每座山有每座山的风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在现实生活中,万万不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更不能以狭隘的心胸和目光随意把别人看“扁”,要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常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纵观古今,大凡有能有耐的强者,无不是以“学生”的身份为人处世的。无数经验和教训证明:只有知己知彼、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才有可能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想品质和生存技能,才能在山高水长的人生之路上有所作为,立于不败之地。

多看别人的长处,才是一个善于做学问之人应有的态度。

多看别人的长处,会让自己的心境愈加乐观,也会让自己更加平易近人又朴实无华。

多看别人的长处,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情谊——当你将自己的胸怀鼓荡成一片大海时,你就有了宽广浩渺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也就有了成就人生辉煌最广阔的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