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别人的长处,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情谊——读书之思与悟(173)
标签:
读书 |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秀才坐渡船过河,船刚离开河岸,秀才看到船上的竹篙,就问摆渡的船工:“你会吹笛吗?”
话音未落,渡船已被大浪掀翻。自然,游上岸的只有船工一人。
(消息来源《新思维》)
【思与悟】
人活在世上,不是一个人单独的活在自己的生活里的。人是社会的人,是需要与别人相处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是石头与石头堆在一起,也不是木头与木头捆在一起。人与人在一起,是需要有感情的,是需要相互信任的。如果没有相互的信任,没有一点感情,那么,即便走在一起,也与石头堆在一起,木头捆在一起差不多了。
那么,这个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信任,从什么地方来?这种信任与感情不是天然的,是在交流中产生的,是在合作中增强的。最重要的是,这种感情与信任,是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主动”与“自觉”的。换句话说,就是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关键不在他人,而在自己。一个人想要有一个好的人缘,不在于别人对自己怎样,而在于自己对别人怎样。如果你总是对他人表示出友好与热情,他人自然会与你友好相处了。
可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与特点,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你能不能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就在于你怎样看周围的人了。如果你是一个不会看到别人优点的人,不会看到别人长处的人,那么,你的眼睛里看到的人,都是短处,都是缺点,那样的话,你恐怕就不会喜欢他们了。
我们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一个人没有缺点没有短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没有一个人没有长处没有优点。关键就在于我们用什么眼光去看他人了。如果我们的眼睛是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的,那么,你所看到的人都是不错的,你就能够信任他们,也就能够热情的对待他们;那么,你就一定会有很好的人缘了;但是,如果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他人的优点的,那么,你所看到的人大概你都不会喜欢了,你也就不会信任他们,自然也就不会热情的对待他们了,你的朋友也就不会很多了,甚至可能会变得如“孤家寡人”一般。
与人相处,第一位的就要看到他人的长处;只有看到了他人的长处,才有后面共事合作或者进一步成为朋友的可能。如果看不得别人的长处,又如何与人相处呢?也没有基础与人相处了。其实,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凡是看不到他人长处的人,他自己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共事者。因为,不能看到他人长处本身,也就是做人的弱点了。
有道是,扁担、弓子各有所长。每座山有每座山的风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在现实生活中,万万不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更不能以狭隘的心胸和目光随意把别人看“扁”,要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常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纵观古今,大凡有能有耐的强者,无不是以“学生”的身份为人处世的。无数经验和教训证明:只有知己知彼、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才有可能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想品质和生存技能,才能在山高水长的人生之路上有所作为,立于不败之地。
多看别人的长处,才是一个善于做学问之人应有的态度。
多看别人的长处,会让自己的心境愈加乐观,也会让自己更加平易近人又朴实无华。
多看别人的长处,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情谊——当你将自己的胸怀鼓荡成一片大海时,你就有了宽广浩渺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也就有了成就人生辉煌最广阔的平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