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水——读书之思与悟(168)

标签:
读书 |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位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
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这人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智者的眼睛,他现在急于得到智者的肯定。
“是这样。”智者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智者所触摸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藏着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滴下来,这个凹处就是水滴成的。”
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应该像这小小的水滴,击穿着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改变容器。”
人生如水,我们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已的价值。
(消息来源《青春年华》)
【思与悟】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如何立足生存有着很深的启迪意义,这就是:人生学水,适应环境很重要。
如果我们是在一个新的环境里,我们就要先适应环境,掌握环境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我们掌握了环境的规律,我们才能运用规律来为我们服务,达到改造环境的目的。而改造环境也是更好地适应环境,使我们的工作更顺利、生活更美好。其次,适应了环境,我们能够使自己懂得了环境的规律和本质,然后我们就能够自如地适应和运用环境规律,使环境的发展能够按照我们的意志向更适应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这样我们就改造了环境,改造了环境是我们适应环境的最终目的,适应环境是改造环境的前提。这是相辅相成的,是对立统一的。
人们常说“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这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世界,每一个面对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只有很快的适应并进入自己的工作角色,才是一个人在职场上有所发展的前提,很多人对自己工作的环境大为挑剔,认为不尽人意,报酬低,工作压力大,面对这些烦恼,整天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给自己施加压力,找麻烦,反而耽误了本该做好的工作。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只有我们清醒的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并努力培养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时,将会促进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新的人和环境。
怎样才能更好适应新环境呢?首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是想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其次,正确看待挫折、适应困难。只有在挫折、困难中不畏坚难、坚持到底才能在新的环境中创造机遇。任何时候都是这样。第三,应尽快熟悉本职业务,适应人际关系。重视自己的岗位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热情主动的工作态度最具有竞争力。一个不重视自己工作的人绝不可能尊重自己,也决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对工作负责是基本要求和做人的良知。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首先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学会享受自己的工作,同时才能更好享受自己的生活。要知道,每一个岗位都有其伟大的意义,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在工作中,不论你的工作是高是低,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应该永远带着热情和信心去工作,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和激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事业中获取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