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富足——读书之思与悟(151)

标签:
读书 |
有一家料理店反其道而行开在小巷里,不但没有招牌,甚至也没有菜单。然而,每天从傍晚开始,总有“食髓知味”的老饕,陆续朝着店门口那盏晕黄的灯走来。
店里的装潢不见奢华,却平添了几分家常味,每一位客人入座后简单和老板攀谈几句,特别问明了不吃的食材之后,其余的就全交给老板决定了。果然,端上来的菜色,虽是时令常见食材,味道却分外新鲜,常让人惊异这么普通的菜蔬鱼肉,口感竟可以如此美味。
就这么一家小店,摆了几张小桌,每天招待几组客人,老板和食客总是相谈甚欢,口耳相传的结果,竟也座无虚席。
据说,店老板曾经拜师学艺很长一段时间,对于食材的处理和烹调,磨练出扎实的好手艺,尤其讲究食材的真味与日本小吃暖口更暖心的氛围。开店以后,更不时探访各式小吃的制作方式,力求让自己的料理技术迈向更高境界。
曾有人问他为何不扩大经营,借此大赚一笔?以他的手艺和质量,想成为人气名店并非难事;但是,店老板却认为,他只是在做他自己喜爱的事,他煮菜给人吃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人和他一起分享美味。真要把店面扩大,就必须增加人力与物力,最后做菜不再是享受和乐趣,而是变成了一种枷锁和折磨,那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工作的目的只为了赚钱,那就别在工作里谈论兴趣,因为工作只是换取现金的途径,要谈论兴趣等工作闲暇时再说;但是,如果赚钱只为了维生,那么什么样的工作做不到?
正所谓“无欲则刚”,没有太多欲望,就不会有许多不满足的挫折感;偶尔有额外的收获,反而会增添意外的幸运感受。
店老板的生活哲学,就是快乐人生的原则。他将心灵的收获纳入了财富的范畴,即使他不是全国首富,没有亿万身家,但他无疑是个富足的人。
【思与悟】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追求心灵的富足为最终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追求物质财富、七情六欲,但任何对于物质财富和欲望的追求都应该回归到心灵富足的层次才有意义。在我们有了足够的食物、衣服和躲避风雨的住所之后,任何追求如果没有更高层次的意义,最终将会归于无聊和空虚。即使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如果最终不能得到心灵的富足,也会让人感到无比空虚和失落。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萨克雷说:金钱:可以买“床铺”,但不能买“睡眠”;可以买“珠宝”,但不能买”美丽”;可以买“纸笔”,但不能买“文思”;可以买“房屋”,但不能买“家庭”;可以买“食物”,但不能买“食欲”;可以买“娱乐”,但不能买“快乐”;可以买“谄媚”,但不能买“忠诚”;可以买“伴侣”,但不能买“朋友”;可以买“服从”,但不能买“尊敬”;可以买”权势”,但不能买“智慧”;可以买“肉体”,但不能买“爱情”;可以买“武器”,但不能买“和平”。在这里,我们看得到金钱有许多所不能达到的方面,但是,那些心灵富足的人却完全可以拥有这些,拥有爱,拥有诚信,拥有情谊,拥有智慧与和谐。
中国富翁王均瑶去世前,在病床上说的一番话令人震惊。他说:“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