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路不能省略——读书之思与悟(127)

标签:
读书 |
每年的9月3日,卡尔顿都会来到南迦·帕尔巴特峰。对着巍峨的雪山,他轻轻地说道:“老朋友,你还好吗?我来看你了。”
10年前,卡尔顿工作的公司来了位日本工程师,名叫秋野。秋野爱好旅游,是个狂热的登山爱好者,他来巴基斯坦工作,主要缘于对南迦·帕尔巴特峰的神往。南迦·帕尔巴特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巴基斯坦境内,海拔8125米,因坡度小于珠穆朗玛峰而成为许多登山爱好者的挑战目标。
那年9月3日,经过充分的准备后,秋野与卡尔顿来到南迦·帕尔巴特山下。湛蓝的天空下,被积雪覆盖的南迦·帕尔巴特峰闪着圣洁的光芒。卡尔顿在山下随时注意天气的动向,秋野则一步一步地向山上攀登。
下午,情况突变,南迦·帕尔巴特峰被浓云笼罩。对讲机里传来秋野的声音:“现在山上下起了大雪,风很大,能见度很低,我找不到路了。”秋野的声音被劲风吹得时断时续。
卡尔顿焦急地对他说:“你赶紧下撤吧。”
“不,我再等等,已经爬了一大半了,我不能放弃。”秋野答道。
许久,秋野又对卡尔顿说:“现在风小了,雪也停了,但山上还是阴云密布,看来今天不能继续登山了。今晚我就在这儿安营扎寨,明天再登山。”
卡尔顿立即劝阻他:“不行,如果晚上再下大雪怎么办?你赶快下山!”
秋野在那边轻松地笑了:“不,如果下去,明天我又要重走这段路。”
那一晚,天气奇迹般地好转,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洁白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在明月的映照下纯洁、安宁。秋野兴奋地把山上的美景描述给卡尔顿听。
第二天清晨,卡尔顿用对讲机呼叫秋野,对方却悄无声息。不久,噩耗传来,昨天晚上发生雪崩,秋野不幸遇难。
卡尔顿有三个儿子,每个孩子的成人礼,他都会带着孩子来到南迦·帕尔巴特峰,告诉孩子:“在未来成长的路途中,你需要攀登许多高山,但一定要记住,当抵达胜利的峰顶无望时,应明智地选择撤退,养精蓄锐,在下一个适宜的时候进行新一轮的冲刺。不要惋惜以前的努力需要重来,有些路是不能省略的。”
(消息来源《时代青年·悦读》)
【思与悟】
明智地选择撤退,学会适当地放弃,从头再来,不是软弱也不必惋惜,它是源于我们对现实和对自身的清醒认识,是直面失败的痛苦历练,是吸取教训的经验积淀,是下一次更好前进的养精蓄锐,是更成熟理性的人生态势。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面临着取和舍、留与弃的抉择。一个人不可能生命都拥有,有所得就会有所失,这是生活的辩证法。我们只有学会放弃,懂得放弃,才会走得更远,攀得更高;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人生重要的就是要懂得一转,转迷为悟,转弱为强,转暗为明,转痴为智;懂得转化,人生就会有不一样的境界。生活中,面对错综复杂的事情时,必须合理控制住个人的一些情感,以理智的态度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可见,控制情绪,调整心态的重要性。生活就象一面镜子,你向它微笑,它也向你微笑;你向它哭泣,它也向你哭泣。理智使人成熟,理智是人生航程的风帆和指南针,犹如生命航程中的一盏航标灯,引导你走向正确的方向,书写充满笑声的人生。
舍得的故事会时常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人生道路上一些重大的事情,还是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事。都会面临“舍”与“得”的考验。这时需要的是智慧,是抗挫力,是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人生决不是投机,也不是赌博,一生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选择,全心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才是稳定恒久的立身安心的基本。只有这样,才能突破观念的局限,“无为而无所不为”,实现人生选择的自由,而不是在飘移浮动的潮流中沉浮不定,丧失自我,迷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