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敬仰的“多余” ——读书之思与悟(108)

标签:
读书 |
丘吉尔瀑布水电站的发电量有4000万千瓦,数百万升的水从瀑布水库中流入被称为“导水管”的巨型管道里,“导水管”再与最下端的涡轮机连接,通过流水的落差推动涡轮机转动发电,一直为北美地区供应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与一般的水电站不同的是,丘吉尔瀑布水电站所有的控制室都在地下300米处,由于汇集了当时全世界最为尖端的建筑学专家和技术人员,水电站的各项安全保护设施可谓是尽善尽美,确保能抵御住任何人类已知的意外和灾难。
但就在整个工程几近完工时,水电站的一位工程师却在例行检查中无意间听到一个施工工人说,如果出现更大的灾难,所有的防护措施都无效了,里面的人该怎么逃?
这本是一句无心话,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此精良的水电站,是很难出意外的,它可以抵挡一切重大事故发生,比如势不可挡的洪水或者火灾。
但是,这个微小的声音还是很快被汇报到工程总部那里,工程总部立即召开会议,设计部门首先带头自我批评,表示当初设计时的确没有考虑到“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不可抗拒的灾难。如果到那时真有这种灾难,水电站地下的工作人员的确只能是坐以待毙。
最终,他们决定在控制室的出口旁放一台紧急“逃生巴士”,这个逃生巴士需要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全天候待命,没有任何消息的时间,而且雷打不动每天都要修检一次,以防止它发生故障,在紧急情况下开不走。
在外人看来,放置逃生车似乎已经是杞人忧天,多余之举了。但是,多余之举还远没有就此打住。设计师们又开始扪心自问,如果发生意外,地下控制室的人员被燃烧起来的火或者烟雾围困住了,上不了巴士,又该怎么办?
最终想出的解决办法是,开凿出一个“避难所”,让其与控制室相联,即便这个新增的项目,几乎要改动整个已经快要完工的控制室。
临时避难所建好后,里面被放进足够多的补给,它能够保证15个人在里面呆上一个月(当时整个控制室里只有不到10个人),里面除了有食物外,睡觉和洗浴等设施也一应俱全,平时,临时避难所里的食物和补给定期更换,好让其始终保持新鲜。
但正如当初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逃生巴士”和临时“避难所”的确完全就是一个多余,自运行以来,直到今天,丘吉尔瀑布水电站从未发生一起事故和意外,牢固保护设施让它在一次又一次的洪水突袭中安然无恙。
既然,起不到作用,逃生巴士和临时避难所就应该撤掉了,但事实上,历届水电站的头头们都从未有要撤走它们的想法,而是严格地按照当初所制定的规则和制度,一丝不苟地按时修检逃生巴士,照料打理临时“避难所”。
现在,要交代的是,关于逃生巴士和临时避难所的这些规定和制度,都是在丘吉尔瀑布水电站正式启用的那一年——40年的前的1971年制定的!
丘吉尔瀑布水电站发电站的工作设计人员善于听进细微声音,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以及为此所制定出应对举措,并且多年如一日地坚决执行,就是放到40年后的今天也同样令人肃然起敬,让我们丝毫不觉得它们是一个“多余”。
(新闻来源《知识窗》2010年第6期)
【思与悟】
对生命的重视,反映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尊重生命,是社会伦理和行为的“底线”。
让每个人都极具尊严的活着——这无论是对哪个国家或哪个企业来说,都反映出了其执政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深刻转变,更体现了时代的巨大进步。
然而,何为尊严?有人说,尊严是人的“精神之盐”,是生存的基本内涵,非常正确。安全,唯其如此才是生命张力的基本保障,安全基石构筑的越牢固生命之树也才越能枝繁叶茂,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让生命更有尊严!其实,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史就是一部生存安全环境与生产安全条件不断升级与优化的过程。今天,我们享受着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生存与生产条件已今非昔比,人类生命个体的安全状态空前良好,活动空间不断得以拓展,人类生命权得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然而,现实是,安全生产事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无论从伤亡人数、事故等级还是涉及领域都呈上升趋势,为什么呢?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工业化产生的高精尖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她在带给人类极高效率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命个体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今天我们面对的安全生产挑战是空前巨大的,为了不亵渎生命,不使她受到外来的任何创伤,这就要求我们思想上绝不能有任何麻痹,精神上不能有丝毫懈怠,从捍卫生命尊严的根本理念出发,去思考、去定位、去从事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管理重在细节,这是因为安全生产的本质要求所决定的。
安全是一种尊严,尊严是生命的价值所在,失去尊严,人活着便无意义。遵纪守法,遵章守纪,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尊。一个不按科学规程作业的人,就是不自尊,没有尊严。无知的冒险,无谋的英勇,无常识的松懈、倦怠、大大咧咧,都是对生命的不珍惜,将导致人间悲剧。安全是一种文明。安全技术要靠科学技术,靠文化教育,靠经济基础,一句话,靠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文明相对于野蛮,不文明的行为也可视为野蛮的行为。野蛮是和愚昧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野蛮和愚昧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呼唤安全,呼唤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