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源自独辟蹊径的创造——读书之思与悟(59)

(2015-10-05 08:37:56)
标签:

读书

    
成功源自独辟蹊径的创造——读书之思与悟(59)

众人都走过的路,往往没有果子留下来,成功需要独辟蹊径,走别人未走过的路。

  在一次很权威的生活摄影大赛中,一名年轻人从千千万万摄影爱好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被音乐和掌声簇拥上台,主持人让他谈及获奖感想时,他开口便说:那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台下一片哗然,以为他狂,谁知他讲的是实情。

  半年前,他家中失火,照片底片全部被烧光,参加评比的那幅是相册中夹不下淘汰下来,被妻子拿到丈母娘家去才得以幸存的。

  众人便折服于他的才气,想像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的那些最好的,不知要好到怎样。

  一个金奖让他信心倍增,下一次大赛前,他精选又精选,送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却没有获奖。再下一次,再再下一次,每回他都憋足了劲,却终究没能再获奖。

  于是有人想到,获金奖之前他也曾数度参加评奖,均空手而回。他惟一的那个金奖也许正因为那不是最好的,要是没有大火的淘汰,要总是按他自己的那个最好的标准,他也许永远与金奖无缘。

  平时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常思维出发,以至顾虑重重,畏首畏尾。而用一种创新思维来加以考虑,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新的成功。

  高斯是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小时候他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聪明孩子。

  还是上小学时,一次一位老师想整治一下班上的淘气学生,他出了一道算术题,让学生从1+2+3+……一直加到100为止。他想这道题足够这帮学生算半天的,他也可得半天悠闲。

  谁知,出乎他的意料,刚刚过了一会儿,小高斯就举起手来,说他算完了。老师一看答案,5050,完全正确。老师惊诧不已,问小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

  高斯说,他不是从开始加到末尾,而是先把1100相加,得到101,再把299相加,也得101,最后5051相加,也得101,这样一共有50101,结果当然就是5050了。聪明的高斯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遇事要开动脑筋是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高斯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打破常规,跳出旧的思路,仔细观察,细心分析,从而找出一条新的思路。打破旧的思维模式给我们带来的禁锢,我们就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掘出新意来。

  任何事不是一成不变的,用变化的眼光去把握一切,你才会获得新生!盲目跟随,那样将永远落后于人,永远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

  传说公元前23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亚斯打的结子。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来试解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甚至不知从何处着手。

  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非常感兴趣,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幸好,这个结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庙里。

  亚历山大仔细观察着这个结,却始终没有找不到绳头。

  这时,他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打开这个绳结?

  于是,他拔出剑来,一剑把绳结劈成两半,这个保留了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

  立刻行动,用心趋向目标,不墨守成规,遵从自己的行动规则和做事的风格,注定会取得理想成绩。

 

【思与悟】

没有创造,整个世界就会消沉;没有创造,生活之泉就会干枯;没有创造,生活之树就会枯萎。昨日的事实要在历史的篇章上写下一笔,需要以创造作为浓墨;今天的努力要在人类的史册上画上一笔,需要以创造作为色彩。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是值得钦佩与赞叹的,但是每项宏伟的创造工程,都是从无数个小创造开始的。谁把轻视的眼光投在点滴的创造上,谁就不会做出点滴的成绩来,他也就会在安于现状中两手空空。

这就是说,创造,需要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

创造可能是思维火花的瞬间碰撞,也可能是深刻思考的结果。比别人领先一步、比别人多几个角度看问题、比别人多一份创意。但关键是要有创造的胆魄、创造的胸襟、创造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创造的氛围、创造的举措和创造的成效!

创造,需要永不言败、逆势而上的坚持和执着。 创造,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一定的模式和套路,需要靠勇气和毅力去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充满了艰难和风险。“摸着石头过河”,其过程难免摔跤甚至“呛水”,失败在所难免。失败不是结果,而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教训,更是一笔财富。

任何一项创造,都需要把握大势,实现路径超越。不管是个人或是一个企业发展超越,核心关键是发展路径的超越。路径实现超越,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惯性困局、摆脱外部约束、增强持久内生动力。

无数的成功人士的事例证明,谁能抓住有利条件从困境中率先奋起、谁就能占据先机、领先一步、胜人一筹,踏上发展制高点。

拥有成功的心态,坚强的信念,闪光的智慧,成功还会远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