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杨式太极拳怎样掌握松柔——我学太极拳(26)

标签:
健身养生 |
杨振铎老师讲“放松是练好杨式太极拳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手段,但不是目的”。那么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更好的紧!是为了打击对方时,浑身如铸般瞬间的紧。
那么如何做到松呢。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意念的放松;二是肢体的放松关节的灵活。具体的要经过肢体的放长、关节的灵活、意念的放松、周身贯通、百骸轻灵这样一个过程。
一是肢体的伸展放长、关节的灵活
陈鑫大师说:“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开胯曲膝;神聚气敛,身手放长。”太极拳的练习,第一步就要去僵求柔,有意识的使全身关节、肌肉、整个骨骼松开、放展,使其韧带拉长,忌僵硬。通过松开、放展,使全身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好地连结成一个整体。
二是意念的放松
太极拳是内功拳,应以心意为主,然后才求身势。故松,应是先松心意后松身势。行拳时首先要放松心态,这也是放松的入手点。李雅轩大师说:“松须松心,心为一身之主,心松周身各部莫不随之而松。”
三是周身贯通
杨式太极拳的松,是松柔、松净、松活、松融的那种有机的松,而不是松散、松懈和松垮的那种无机散乱的松。
四是百骸轻灵
李雅轩大师说:“人,应该灵活;拳,更应该灵活。”
老师说,其实松不是在这里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作为内家拳更需要现场的口传身授,比如如何放松肌肉、如何松活关节、进步退步中如何放松、意识如何放松、放松与虚实的关系、放松与腰带腰拉的关系、放松与内气鼓荡的关系、意识与肢体的关系、如何把松贯穿于整个拳架中等等。
总之,太极拳使人们在柔缓、轻松的运动中享受养生保健的乐趣,是一门高雅的武术与艺术。初学者学练杨式太极拳时,一定要全身心放松,舒展大方,身轻、步灵、劲整;处处走圆,大圈套小圈,直到有圈不见圈,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带内,柔中寓刚,刚柔相济。
太极拳就是这样一种东西,慢练是为了快用;大松大柔是为了大紧大钢;本是武术是要伤身害体的,却又养生蓄精,让健康广泽众生;这就是矛盾,这就是太极之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