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一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中。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使生活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个人成就、人际关系等都在发生变化,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空前巨大,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比如,面对纷繁的世界,一些人的盲目行为增多,加之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因而失败的几率较高,内心失去平衡,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一点对于年轻人尤其重要,由于其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匮乏,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应对和化解各种压力就难免会造成心理问题。而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处理不好情绪和心理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很危险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根据权威专家和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现在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已步入压力社会,各年龄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承受着来自社会、单位和家庭各种各样的压力,而20~30岁的人群成为各年龄段压力之首。这种压力或大或小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一部分人而言甚至成了"不可承受之重"。来自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
人不能一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中。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使生活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这才是应对生活中各种压力的正确途径。只要我们学会了情绪调节的“太极”,再怎么来势汹汹的压力,也能“兵来将挡”,将其化解。
有一位讲师在课堂上生动地演绎了这一道理,讲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台下的听众:“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有人说是半斤,有人说是一斤。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谁都能够;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进医院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到最后肯定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才能拿得更久。所以,各位应该将承担的压力于一段时间后适时地放下并好好休息,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得更久。”
这位讲师还举了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说,“小宁是某公司的销售总监。市场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很大。在工作不繁忙的时候,她喜欢观察办公室里的绿色植物来调节心情。比如可爱的仙人球、优雅的绿萝,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植物,都能给她带来心情的调节。她还喜欢和同事分享一些有意思的照片和音乐,并且和他们进行讨论。这些小习惯不但丰富了同事之间的生活,也增进了大家的感情。除此之外,她认为读书也是很好的减轻压力的办法。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可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业务上更熟练,也使自己更加自信和专业。这样也会减少工作压力,使工作变得轻松。
减轻压力的方式还有运动。平时工作的时候没有机会运动,她经常在上班和下班路上徒步一段路程,同时听着音乐。虽然这样需要早起或者晚一点儿到家,但是这对身体健康和心理的快乐是很有帮助的。
保持好的心情,把工作和休息适当地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所在。”
其实,对于工作和生活所产生的压力,我们不能彻底消除,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缓解或分散压力。解压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去旅游放松,可以加强体能锻炼,可以寻求亲朋的情感关怀,可以听音乐,还可以学习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技能等等。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因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来打理自己的生活秩序,使其井然有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