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学太极拳应克服五大病—我学太极拳(5)

(2014-12-05 20:25:47)
标签:

健身养生

    初学太极拳应克服五大病—我学太极拳(5)

   
初学太极拳不少人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入手。老师指导我们,应该先克服五大病:一,拙力;二,挺胸;三,提肚;四,撅臀;五,憋气。

一、拙力。拙力就是僵力。什么是僵力?僵力就是周身板硬,四肢硬邦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周身放松,四肢松软,从出手毫不用力开始,从迈步轻慢开始,待姿式动作熟练做准,再开始稍加用力。老师说,练武术和炼养生功不同,练太极拳首先要克服先天本能之力,学来后天功夫之劲。炼养生功是调动先天本能之气,克服后天呼吸之气,以达胎息。先天本能之力,是父母付与的,后来轻灵巧劲是学来的。所以学太极拳要从出手迈步不用劲开始,待掌握了动作要领再运用太极劲、太极味去打太极拳。学太极拳和学写毛笔字有相通的道理,学太极拳先学划道道,写毛笔字先学描红模子,把字的一笔一划弄清楚再练正楷大字,正楷练好了,再写行书,草书,狂草等。打太极拳同样是先学划道道,道道划清楚了,一招一式练准确了。再去练套路,由生到熟,由熟到巧,运用自如,待都练好了,想怎么练就怎么练,达到从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程度。

二、挺胸。学太极拳必须克服挺胸之大病,挺胸气向上行,以达怒发冲冠,雄纠纠气昂昂之式,这是仪仗队,阅兵式的要求,以显军威。老师主说,学太极拳要求气向下而沉于丹田,使下肢稳健,上身自然松驰,周身之力一松到脚,下肢练的如树生根,无论多大的风也休想把它刮倒。这就是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效果,如果挺胸使气上行,雄纠纠,气昂昂。表面上看来是怒发冲冠不可一世,实际是如充上气的气球,没充气时还在那呆着,一充上气立即飞起,轻飘的而去,因此学太极拳必须克服挺胸之大病。

三、提肚(即往里收缩肚子)。这和挺胸是上下呼应的,肚子一收缩,气即上行不能沉至丹田,腹坚如石之功,永远地练不出来。老师说,练太极拳讲腰似车轴,车轴是圆的不是扁的,讲带脉充实,一个上乘太极推手专家肚子也等于手,当对方双手或单手按在肚子上,他用肚子一弹,就能把对方扔出丈外,提肚哪能练出这种功效来,因此,学太极拳克服提肚之病是首要的任务之一。

四、撅臀。学太极拳撅臀是五大害之一,须知练太极拳下蹲时臀部向里一收,后腿立即吃不消,那种热胀酸痛麻之感受令人难以承受,所以初学太极拳的人或者没在太极拳上下过大功夫的人,练拳时就敛不住臀。老师说,敛臀和不敛臀效果截然相反,臀部和腹部是一个人整个身体的最重部分,这个部位的劲力练不出来,练拳发力和截力时就等于少了70%的劲力。老师还说,练拳讲脚打七分,手打三,说明下肢力量的比重之重要,腰部以下占70%的劲力,为了练好拳,必须在臀部收敛上下大功夫。由开始练习坚持一分钟就吃不消,到坚持练到两分钟,再由从两分钟坚持练到三分,四分钟,如此类推,到能敛住臀能站十分,二十分钟,桩功就够用了。相反如果练几十年太极拳,也没觉得后腿有热、涨、酸、痛、麻之感觉,你的桩功就永远也长不了,只等于锻炼锻炼身体而已,永远也走不进太极拳体用结合的殿堂。

    五、憋气。憋气是初学太极拳之大病,不除此大病,学不好太极拳,也练不好太极拳,须知初学太极拳呼吸要自然,不论作什么复杂的动作,都应向平时一样,该怎么呼就怎么呼,该怎么吸就怎么吸,待动作掌握准确,起是吸,落是呼,开是吸,合是呼,收是吸,放是呼。须知太极拳和广播操不同,太极拳是根据动作配合呼吸的。动作长则呼吸就长,动作短则呼吸也短。这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把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