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以前一听这名字就会想到是公园里老头老太的形象,我觉得我还没有这么老啊。当我接触了太极之后,越来越感觉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种既神秘又普通的功夫。说它神秘是因为两点。一点是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另一点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当中真正地学会太极拳的可谓是凤毛麟角。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太极拳是一种极重“神”和“意”的功夫。虽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意”,但太极拳是和宇宙本源相通的一种功夫,其“神”、“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以前上班,长时间坐办公室, 总保持着一种姿势,感觉身体都有些僵硬了。学习太极拳中,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们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开始不知其理,慢慢地我理解了老师教导我们的道理:练太极拳要求松。松不是软,松是不僵。松是放松,是放得开。
首先,放松有利于强身键体。放松了,才能经穴舒畅,气脉贯通。而僵硬使经穴阻塞,气脉不流通。《黄帝内经》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有病是因为不流通,流通了就没病。要周身放松,犹如沟渠管道,有一处阻塞,就有一处难通。
第二,放松是技击的需要。松练才能由松人柔,对抗时能柔化对方。一个人能一下子拾起一根百斤重的铁棍子,却难一下子拾起一根百斤重的铁链子。继而由柔至刚。只有松得充分,才能紧得凶猛,对抗时才能猛击对手。一味张紧之力犹如拿手插钉,松而后紧之力犹如抡锤击钉。何为有力,不言自明。
第三,放松能休养生息。松就是休息。老师给我们讲故事说,老虎和狗熊打仗,中间停歇时,虎好好休息,熊却继续卖力地打扫战场,结果后来虎打败了熊。世间的事情都是一理,不管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不管是练拳还是打仗,常态都是松,应态才有紧。太极拳是讲阴阳对立统一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休息战斗,战斗休息,轮回旋动。
松是放得开,放得开才使动作协调柔顺,圆转灵活,如行云流水,似布雨播风。从放得开这个意义上说,初学者并非一味强调松。初学者要讲规范,要循规蹈矩,并由生到熟,熟了以后再讲放得开。所以,我们初学者要懂得放开是目标。
我领会,松要在有力和无力之间。松由意来统帅,做到意贯全身,松而有主和松而不懈。意也要松,不可太紧,太紧易僵。意僵则呆,其更恶于形僵。这样全身内外地放松,才能达到泛泛而去,蒸蒸而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