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弟子规》(五十四)

(2013-10-15 09:58:51)
标签:

读书

读《弟子规》(五十四)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余力学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前面所讲的无非都是我们的一些行仪,我们的言行,我们的态度,还有我们居家生活当中所应该注意的事项。从“余力学文”告诉我们,人要不断地提升,提升自己的内涵,就要好好地用功读书。当我们有空暇的时候,应该把空暇的时间用来充实自己。所以从三十二条到三十三条,都告诉我们读书应该用什么态度来读;一直到最后一条,都是告诉我们在求学方面,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才会学得好。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这里告诉我们,我们学习任何一项学问,都要有恒心、要有耐心、要有毅力。“力行”就是要有恒心,一定要努力去做,努力去学习,你才能学得好。“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你没有好好地学习,你所学的就没有办法有成就,你所学到的只是很肤浅很表面而已。这样对我们的学问,不但没有办法累积,同时你没有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后你再学其他的东西,也一样学不好。所以,这就告诉我们,修学态度要懂得恒心,还有毅力。

    为什么说“不力行”,他会变成浮华之人? 我们都晓得,现代的人,凡是学习任何事物,学问也好,他都希望能一蹴而就,也就是说能用很短的时间,就把它学好。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学问它要累积,学才艺也是如此,我们看人家有一手好的功夫,只有羡慕,不晓得好功夫它的后头需要堆积多少的努力,才有这样的成果。所以古人有一句谚语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告诉我们,别人这么好的成就,也是尽了很多的工夫才有办法学到。这就教我们学习当中不要好高骛远。因为我们学任何才艺也好,做学问也好,你不能深入去探究,你就没有办法学到它的精华,学到它的义趣、宗旨所在。所以学得很多,到最后都只有很肤浅而已。

    “成何人”,你会变成怎样的人? 还是一样,没有学到。所以古人提到,如果你读了《论语》之后,你的言行举止、你的态度完全没有受到潜移默化,就等于你白读这一本书。所以我们要明白,学习一定要认真;没有认真,你学得很多,还是一样很轻浮很浮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