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这是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关心体贴父母。我们都晓得有时候父母年纪大了,他所需求的,他不方便自己出去买,或者他不好意思开口,为人子女的这个时候应该要善察亲意。譬如说看到母亲什么东西比较缺乏,我们应该要主动地为她补充。母亲喜欢吃好吃的,她经常喜欢吃的食物,我们也要尽到孝心,经常满足她的愿望,希望她能吃到她想要吃的。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可能胃口差一点,如果我们可以经常关心体贴他,双亲也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自己的子女,将来他们长大,我们年纪大的时候,他也会记住当时母亲(父母)是怎样来孝敬爷爷、奶奶的。
所以“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他们的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所以母亲或者父亲或者长辈,他们有任何的需求,为人子女的要尽心尽力为他去准备。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我想父母在你幼小的时候,一定最希望你能在功课上好好的努力,这个时候你也应该要尽心尽力在你的课业上努力,让父母得到欢喜。
“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地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这个“恶”,它还有其他的解释,譬如说父母不想见到的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要帮他支开。所以这个好跟恶,完完全全要看子女平常与父母相处的时候,要仔细地去观察父母心里所想要的。如果你能体贴父母,他一定能得到宽心。
身有伤,贻亲忧。
“伤”就是身体有受伤,或者有病痛。“贻亲忧”,“贻”就是遗留,会让父母牵肠挂肚,“忧”就是挂心。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病痛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忧心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没有办法好转。我们能有这样体会父母关心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一份心情,我们就懂得爱护、照顾自己的身体,免得让父母为我们操心。
子女长大之后,我们在外面结交朋友,更要特别的小心。结交不好的朋友,如果有不好的习惯,也会让父母伤心。为什么?
如果年长之后,你在外面,如果你不懂得处理你的感情,你因为心情不好,你受到创伤,父母也会为你担忧。所以一个人从小到大,可以说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所以我们也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这样才是孝顺的表现。如果不懂得照顾自己,长大之后还让父母操心,那也是不应该。
如果我们现在年纪很小,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衣食,自己的穿着。冬天、夏天添加衣服、减少衣服,我们都要特别的注意。还有我们的饮食习惯也要特别注意,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人子女都要特别的注意,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为我们担心。
德有伤,贻亲羞。
这一句是说父母他们最大的期望,无非将来小孩在社会上能有成就。不但有成就,也希望所有的子弟都能成圣成贤,那是父母最期望不过的。假使我们不能做到如此,反而还有品德上面的瑕疵,一定会让父母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从小我们在父母这么辛苦养育之下,才能长大成人。我们如果不懂得珍爱自己,没有报恩的心不打紧,还让我们的品德有瑕疵。譬如说在外面跟同学打架,就是你品德有瑕疵;在外面逗留,晚上不回家,也是你品德有瑕疵。为什么?
那么晚了还在外面游荡,肯定没有好事;年纪轻轻就跟人喝酒,这也不是好事,这些都是品德有瑕疵。或者赌博,输了很多钱,这些都是品德上有很严重的瑕疵,只有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而已。
《诗经·蓼莪篇》里头提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里就在赞叹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的确是非常的辛苦。我们有今天健全的身体,我们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哪一样不是父母恩赐给我们的?
所以我们想到这里,我们就应该要想到饮水思源,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一定要想到父母,看他们年纪大了,我们有能力应该要尽到子女的孝道,在品德上面更不应该有瑕疵让父母蒙羞。古人讲到孝顺这个最高的境界,他能光耀门楣。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光耀门楣,起码我们要做一个好人,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品德有缺陷,徒让父母伤心,这是很不应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