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家的小账本——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14)

标签:
杂谈 |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1839年生于纽约州,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准(原译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洛克菲勒财团在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子承父业,继续发展家族事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富翁。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就接受父亲的严格“金钱教育”,父亲不白白给他零花钱,而是要他做“雇工”去挣,虽然“雇主”就是父亲。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每天干完活,他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然后与父亲结算。这件事他丝毫不觉得委屈,相反,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
人都说“富不过三代”,洛克菲勒家族却并非如此,他家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约翰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尽管知道家族富甲天下,但从不在金钱上放任孩子。他有五个孩子,当他们七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向他们灌输如何对待“金钱”的观念。他像他的祖父一样“吝啬”,每周孩子们只可以领到三角钱“津贴”,但必须还要分成三部分:自己花、储蓄、施舍。每当孩子领津贴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会给他们发一个小账本,让他们用来记载每一分钱的用途和时间,因为每项开支都要有理由。周末进行检查,如果哪个孩子漏记了一笔帐,就罚他五分钱。而记录无误的那个则可以得到五分钱的奖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孩子们从父母那得不到多少钱。但是,像他们的祖父一样,可以用劳动去挣父母的钱。比如:拍死一百只苍蝇的报酬是一角钱;捉住一只老鼠报酬是五分钱;背柴火、锄地、拔草都能挣到钱。小洛克菲勒的三儿子劳伦斯七岁、二儿子纳尔逊九岁的时候,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他们清晨六点起床开始干活,每双皮鞋五分钱,每双长统靴一角钱。后来,孩子们又找到一个挣钱的活,他们开垦了一个菜园,种了西葫芦、南瓜等,丰收的时候,他们个个兴奋极了。父亲按市场价格买了四儿子温斯洛浦的黄瓜。其他孩子则把他们的产品装在童车上,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还曾经亲自教儿子们缝补衣服,并告诉他们烹饪和缝补之类的事不是只应该妇女去干。
洛克菲勒家族家产万贯,为什么如此苛责孩子呢?原因正像小洛克菲勒所说的:“我要他们懂得金钱的价值,不要糟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