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须更加重实效
(2012-11-15 15:38:05)
标签:
杂谈 |
“收入分配”、“社会公平”、“民生改善”、“增强人民幸福感”……在近日媒体中,这些词汇出现频率最多,可以说,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够得到更多解决、获得更多实惠的共同期盼。
应该说,民生问题历来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问题。一个国家、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高,解决得越好,民众的认可度就越高,社会就越稳定。尤其是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紧迫而繁重,最关键的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真正实现。
如此说来,纵观民众所想所思,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等诸多方面,件件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事事与增强幸福感有关,都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预见,这些民生问题无疑将成为十八大后要着力研究解决的焦点。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油盐柴米,关乎大局。把握民生脉动,关注民生诉求、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见证、检验着我们党的政策主张和政府的执政能力,见证、检验着各级领导干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能力。所以,广大民众期待十八大关注民生重实效,提升百姓的幸福感,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其一,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首先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不仅是个思想观念的问题,更是一个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治问题,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视群众为亲人,我们才会把群众“安居乐业”的事当成急事大事,不推诿,不拖拉,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其二,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只有到群众中间去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生活实情,才能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为群众谋利益、排忧解难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制定相关政策才会更有针对性,才能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体现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上,让广大人民群众活得幸福而有尊严。
其三,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就要不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让民众的期待变为现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