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生问题是第一位的——议议共同关注的问题(1)

(2012-03-06 08:57:20)
标签:

杂谈

全国人大又开会了,议议共同关注的问题。

各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1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我国GDP同比增长9.2%CPI同比上涨5.4%。但近日央行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却显示,68.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不少居民反映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水平

各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1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我国GDP同比增长9.2%CPI同比上涨5.4%。但近日央行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却显示,68.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不少居民反映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水平。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虽然物价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宏观经济政策对物价上涨仍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虽说CPI指数降至15个月以来最低,全国各地又普遍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但是居民仍然感觉钱不够花,近七成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不少居民反映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水平

虽说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当多居民的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居民感受与官方统计数据出现分歧,显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房价、教育、医疗收费居高不下,食品、服装、自来水、天然气涨价,成品油涨多降少、涨快降慢,居民用电阶梯式改革……虽说CPI指数有所回落,但是物价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居民存款仍然是负利息。特别是春节之际,衣食住行医,居民样样都要花钱,鱼肉、蔬菜、服装等产品出现季节性涨价。再加上中小企业面临发展困难,不少居民收入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与物价涨幅,货币购买力下降,民众生活质量与消费信心受到了冲击。

针对于此,出台政策措施,继续平抑物价,防止物价继续走高的同时,应做好提低工作。提高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扭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政府责无旁贷。用人单位也应拿出诚意与责任感为职工涨工资。

当然,工资到底该不该涨,如何涨,需要政府做出一揽子的制度安排,有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公平的劳资平台上协商与博弈。政府提出工资倍增计划,划定工资指导线,是一条途径,但是政策关键在执行。全面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政府的强大执行力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让劳动者工资与企业效益、经济发展同步,把物价甩到身后,十分重要。

但是,有消息说,酝酿已久的《工资条例》受到了企业抵制,理由是企业不景气,税费负担过重。在201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微博)表示,如果不偷税漏税,九成企业可能倒闭。表面上看,这种观点有点耸人听闻、言过其实,但是道出了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艰难的现实。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帮扶企业。特别是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与中小型民营企业,要让他们给员工涨工资,政府更应体现责任担当。笔者注意到,中央最近出台了一些减税措施。比如,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微型企业免征注册登记费等22项行政事业类收费。但是从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压力仍然很大,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还须继续加力。

此外,政府还要给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破解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避免部分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通过减税、融资等帮扶努力,帮助中小企业、困难企业提高竞争力与利润空间,有利于企业产业升级换代,应对经济转型,也有利于企业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加薪困扰,消解民众的物价焦虑感。

来自财政部的消息说,2011年财政收入已经突破10万亿元。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不仅高过工资增速,也高于G D P增速。财政收入增加意味着国库充盈,也意味着纳税人负担的增加。因此,政府出台政策措施增加民生福利,还利于民,既有可行性也有必要性。

尽管有报道说,财政支出2/3用于民生,但是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不少城市建设项目都与民生有关,但先建漂亮的城市广场,还是先建保障性住房,群众心中的感受是不同的。政府在新的一年想办法增加居民收入、平抑物价,让居民收入跑赢物价,防止民生项目跑偏走样、民生福利跑冒滴漏,让民众对民生财政感受再强烈一些,消除民众对物价的焦虑情绪,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