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隔,日复一日,人体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然而一时是很难觉察到的。时隔十年一回顾,变化就显而易见了。
三十岁
人在三十岁时许多方面是处于最兴盛的阶段——高度长足了,身体最强健了,也许还是他最潇洒漂亮的时候,不过,他自己已能察觉到额头初次显露的皱纹,听力也不如以往,头围也开始增大。衰老的进程刚刚开始。
四十岁
他比十年前矮了八分之一英寸,每个毛囊细了两微米;但他身上并不是每一部分都在缩小,腰围和胸围渐渐粗起来。浑身上下他都开始感到岁月流逝留下的影响,精力不如以前了。
五十岁
眼力开始不行了,特别是看近处的物体。他注意到了一些离奇的变化:自己的音调从原先的C调升为E平调,拇指甲长得慢了,腰围达到自身最粗的水平。
六十岁
时至今日他已足足矮了四分之三英寸。辨认某些颜色有些困难,区分音调也使他犯难,品尝食物时说不清不同的滋味,肺活量比三十年前减少一半。
七十岁
心脏压出的血液比以前减少,听力更差了,视力愈发减弱。
衰老进程处处可见
衰老见诸于人体的各个部分,下述的情况有意者不妨作一对照。
皮肤
人到中年就有皱纹完全是自己的习惯所造成的:脸上的皱纹是面部表情天长日久留下的痕迹。这也是为什么多愁善感的人额头皱纹多的原因。然而老年人的皱纹却是皮肤老化的必然产物。人老了,皮肤内壁失去了水分,相邻的分子又相互靠拢,从而使皮肤的结构僵硬,缺乏弹性;与此同时,皮肤本身变薄,向四周扩展,活象一块撑开了的面团。这样,久而久之皮肤就松弛了,形成皮大于体的状况。在人体的有些部位,这种状况特别令人讨厌,比如颚部,那里的骨头在收缩而皮肤却在扩展。
眼睛
眼睛的晶状体自人出生之时起就逐步硬化。人到四十岁出头,就开始感到由此而引起的种种问题。例如,观看近处物体时,由于晶状体变大,眼球肌已无法正常调节焦点。发展到后来就可能出现眼睛内障。不过,庆幸的是,人在出现这种内障时早已命归西天了。随着年龄增大,透入视网膜的光量逐渐减少,人在黑暗中看东西会感到困难,看书报时灯光也要特别亮才行。
毛发
人体的毛发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多,但是遗憾的是,应该多的地方不多。耳朵里、鼻孔内,有时甚至在背部,毛发兴盛起来,眉毛也往往变得又长又浓。至于头顶部分,却开始脱落了。一般人脱发都从太阳穴两侧开始,呈现宽大的“V”字形,年龄越大这“V”字形发尖也越向里退缩。头发脱落明显的另一个地方是后脑部这一圈。等到这一圈头发脱落范围不增大并与“V”形发尖相汇合时,整个头顶的毛发也就脱落殆尽。当然,各人头顶脱发的快慢程度都不一样,有些人根本就不会秃顶。人与人之间头发脱落或花白尽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各人头发变细则似乎遵循着大致相同的规律。人在二十岁左右的头发最粗壮,尔后渐渐变细;七十岁时,他的头发就与自己婴儿时的胎发一样纤细。
头部
人的相貌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变得更加突出了,这是一种婉转的说法,意为头部的各器官变大了。年过三十的人,软骨就开始积聚,等到七十岁时,鼻子的长度和宽度各增半英寸,耳垂变得肥厚,外耳廓也将增长四分之一英寸。从整个头部看,每过十年,头围增加四分之一英寸。头围的增加与人脑无关,因为人脑恰恰在不断缩小。这是因为头颅骨与人体大多数骨头不一样,年龄越大,头颅骨似乎越厚,头部也就变得肥大了。
反应
人对外界的反应变慢,这应怪罪于人脑,而不是神经系统。外界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输的速度每十年才减慢百分之二,这一衰退比起人体其他部分所发生的变化,那是微不足道的。反应变慢的真正原因在于,人脑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信息、做出决定并发出信号。如果让一个人看着屏幕上一闪而过的数字,一看到连续出现两个奇数或偶数,就按一下键钮,他在各种年龄时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是:三十岁时为0.88秒;五十岁时为0.90秒;六十岁时为0.92秒;七十岁时为0.95秒。
脑
人脑由于丧失了数十亿个神经细胞而缩小了。人脑各个部分丧失神经细胞的情况不尽相同,例如,抑制头部姿势的那一部分几乎没减少,而控制睡眠阶段的那部分“损失惨重”(这将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人老了晚间睡眠时间大约会减少两小时)。五十岁之后,人的最明显变化可能就是记忆力略有衰退。如果让几个不同年纪的人强记二十四个词汇,在要求他们回忆时,二十岁的人能忆记十四个词;三十岁的人能忆及十三个;四十岁的人能记住十一个,五十岁的可记住十个;六十岁的是九个;七十岁的只能记住七个。(世界之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