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良言——选自《夕阳无限好,珍惜寸光阴》解说词

标签:
杂谈 |
时光似箭, 日月如梭,
人生苦短, 转眼间已进入了老年。
对人生要求活得光明磊落,
才能过得从容, 活得潇洒。
幸福靠自己努力营造,
快乐是生活的目标,
快乐隐藏在生活的细微琐事当中,
靠我们自己去寻找,
幸福和快乐是一种感觉和感受,
关键在於自己的心态。
钱不是万能的,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对钱不要看得太重, 更不必斤斤计较,
该花的时候就花, 临老要善待自已,
钱是身外物, 生不带来, 死不带走。
如果有人要你帮助,
慷慨解囊就是一大乐趣。
如果花钱能买到健康和快乐,
何乐而不为?
如果花钱能让你悠闲自在, 那就花吧!
聪明人能挣会花, 做金钱的主人,
不做它的奴隶。
老人要转变陈旧观念,
剩下的生活愈是短暂, 愈要过的美滿,
告别苦行僧, 争当快乐鸟,
该吃的吃, 该穿的穿, 该玩的玩,
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分享高科技时代的成果,
这才是老年人生活的目标。
地位是暂时的,
荣誉是过去的,
健康是自己的,
金钱是要花的,
剩下给子女吧。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限的,
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有限的;
子女有病, 父母揪心,
父母有病, 子女能问问看看就知足了。
子女花父母钱, 理直气壮,
父母花子女钱, 就不那么顺畅,
父母家也是子女家, 子女家可不是父母家,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
视为义务和乐趣, 不图回报,
一心想得到回报, 那就自寻烦恼。
养病指望誰?
指望子女?久病床前无孝子。
指望老伴?自顾不暇,无能为力。
指望钱?有钱, 只能用钱养病,
没钱, 只能靠老天了。
对于已得到的, 人们往住忽视它,
对于得不到的, 往往把它想得太美,
其实, 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全在于怎样欣赏。
幸福的人珍惜和欣赏已经得到的,
并不断发现它的意义,使生活充满快乐。
幸福的老人,
要有宽阔的胸怀,
对生活充满了感激和欣赏,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知足常乐,
培养多种爱好, 乐此不疲, 自得其乐,
对人善良, 乐善好施, 助人为乐。
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对事业尽心尽力,
心安理得, 问心无愧,就算作了贡献。
何况大家都退休了, 大家都一样,
最后的归宿都要回归自然。
总之,
高官不如高寿, 高寿不如高兴,
高兴就是快乐,快乐就是幸福。
人老心不老,老亦不老;
心老人不老,不老而老。
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还是要服老。
人生大半辈子,为事业,为家庭,
为子女, 已经付出了许多,
如今剩余的时间不多了,
该为自己好好活一把了。
人老了,
怎么开心就怎么过,做你想做而能做的事,
不管别人怎么看或怎么说,
因为我们不是为别人的喜恶而活,
要活出一个真实多彩多姿的自我。
人生在世, 不可能万事如意,
有缺憾是人生的必然,
如果苦苦追求完美, 反被完美所累,
不如坦然面对现实, 随遇而安。
健康在於运动, 但又不可过量;
饮食太清淡, 营养不良,
大鱼大肉也消受不了, 只有看的份,
该多吃的, 多吃, 该少吃的, 少吃;
太清闲了寂寞, 太热闹了又心烦,
凡事都要把握 “适度”。
愚蠢的人,制造疾病 (如吸烟, 酗酒…..),
无知的人,等待疾病 (有病才看医生),
聪明的人,预防疾病 (多饮水,休息,运动),
善待自己, 生活快乐, 延年益寿。
“健康” 包括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老人有较好的承受能力,
自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道德健康是有爱心, 乐於助人, 心胸宽广,
乐善好施者长寿。
人不能离群独居,
孤陋寡闻, 要主动参与公益,
社区活动, 体现自身价值,
这才是健康的生活。
要拥有一帮老朋友,
生活多元化,
友情能滋润老年生活,
使你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人老了为什么怀旧?事业已到尽头,
往日的辉煌, 已变成过眼烟云,
站在人生最后之驿站, 心灵渴望净化,
精神需要升华, 盼望重新找回真情。
怀旧, 故地重游, 与亲人、老同学、
老同事相聚, 共同追忆童年的往事,
与老同学共叙年轻时的趣闻乐事,
找回青少年时代生命活力的感觉,享受真情,
回味往事是老年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上了年纪的人,
把心情交给自已,
把身体交给医生,
把生命交给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