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重的思考

(2011-09-08 08:32:49)
标签:

杂谈

    近日,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无疑对于老人倒卧街头这种情况有了“科学”的技术保障。但是引发人们思考的,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如果遇到此类情况,要拿出指南好好学习一遍才能去救助呢?此外,这样一来,人们面对此种情况,因为自己不懂专业技术而无动于衷,会不会更加心安理得呢?前不久,湖北武汉88岁老人在街头摔倒,但是无人敢上前搀扶,结果导致老人医治无效死亡。当时的众多围观者,肯定有人想上前救助老人,但是面对各地不断发生的彭宇案,人们的道德还是止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得冷漠,是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人们不敢出手帮助他人,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道德逐渐泯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在拷问人们的良知和道德。越来越多的做好事被冤枉的事情发生后,良知和道德已经被现实打败了。

    舆论讨论最多的是,各地的彭宇翻版案频频出现,不断地在抨击我们的道德和良心,试想,如果没有了监控和敢于直言真相的目击者,谁还敢去助人为乐?难道我们只能冷漠的看着他人落难而不去伸出援手,因为援手一旦伸出,等待我们的就是巨额赔偿。有从事法律工作的学者认为,道德的勇气乃人生精神之最高境界。在人类社会早期,尚无法律手段之时,社会秩序主要靠道德的力量在维系。“路人跌倒能不能扶”,人民法院要重视审判的社会效果,充分考量裁判对整个社会公共道德体系的影响,使裁判成为良善的导向,绝不能让个案成为负面的标杆,导致普通民众不敢、不愿做好事。可以大胆地设想,南京的彭宇案、天津的许云鹤案的判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很难在人们的心中抹去。昨晚在电视上看到彭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件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观,至少以后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慎重考虑是做还是不做”。

    我思考,面对着道德缺失、信任危机,我们要怎样才能做个好人?同时还想到,只是到我们老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沉重的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