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读《菜根谭》(71)
二百十一、辨别是非 认识大体
【原文】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译文】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或就放弃个人的独特见解,也不要因个人好恶固执己见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不可因个人私利搞小恩小惠而伤害整体利益,更不可以借助社会大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人原望,发泄个人不满。
【评语】事物总是相对的,什么事一但过度便变质。人固然要有从善如流的习惯,但决不是人云亦云,所谓“千人盲目一人明,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时真理还在少数人手中,该坚待的原则决不可动摇。不过有时自己的见解也未必高明,那时就要本着谦逊的态度多听听人家的话。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在能明辩是非,认识大体,在众多议论中保持清醒,而个人的真知灼见又是建立在集体的智慧之上。从现实而言,不可能有绝对的民主,也不可能什么事都按自己的意志办,必须经过公议,也必须有最后的决策者。但决策人要善于公正地吸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不存私心地采纳意见,这样最后的决策才可能正确,有见地。

二百十二、暗室磨练
临深履薄
【原文】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缲出。
【译文】
青天白日一般光明磊落的人格和节操,是在暗室漏屋的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凡是一种足可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策略,是从小心谨慎的做事中磨练出来的。
【评语】俗话说“滴水穿石”,英雄大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一夜寒彻骨,哪有腊梅扑鼻香,成大功立大业,都得经过艰苦恶劣环境中的奋斗。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仅仅接受磨难是不够的,因为受磨难和受得了磨难的人很多,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他们的事业绝对不是在粗心大意中完成的,都是抱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的战战兢兢的谨慎态度,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因此胸怀上博大宽厚,光明磊落;细节上点滴积累,大事上眼光长远;加上坚强的意志,完善的人格,就可以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奠定厚实的基石。

二百十三、分清功过
勿显恩仇
【原文】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隋隳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译文】对于功劳和过失,不可有一点模糊不清,功过不明就会使人心灰意懒而不肯上进;对于恩惠和仇恨,不可表现得太鲜明,假如对恩仇太鲜明就容易使人产生疑心而发生背叛。
【评语】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别人的人,在待人方法上有两条原则,即对人要功过清楚,赏罚分明;对己则恩仇勿显,兔去猜疑。从领导者来讲,固然需要“恩威并用”,同时必须恩赏过罚。赏罚是使人努力的诱因,一个丧失工作诱因的人,他的工作情绪必然不会高昂。假如是一两个人这样还不要紧、万一群体也如此,这个集体乃至社会必然要陷于不进步的停顿状态,所以赏罚又是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历朝皇帝打天下,哪一个不是以论功行赏作为调动文臣武将积极性的手段呢?就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讲。不论是做官还是一般人的交际,还需要克己,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恩怨分明本是做人的原则,但在这里需要忍耐,其目的就是分清功过而勿显己之恩仇,以便使大家能为一种共同的事业团结一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