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读《菜根谭》(38)
一百十二、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原文】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译文】做人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责难别人轻微的过错,不要随便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可对他人过去的坏处耿耿于怀。这三者做到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这样则可避免意外祸灾。
【评语】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别人同时也给自己惹来意外祸灾。至于不念人旧恶是要有些胸襟的,只有有修养的人才可能做到。其实人际间的矛盾往往因时因事而转移,总把思路放到过去的恩怨上属于不智之举,忠恕待人,养德远害,应该成为处世待人的准则。

一百十三、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原文】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译文】怨恨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显,可见行善并不一定使人都赞美,所以与其让人感恩怀德,不如让人把赞美和埋怨都忘掉;仇恨会由于恩惠产生,可见与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图报,不如把恩惠与仇恨两者都消除。
【评语】恩仇德怨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们都知道“由爱生恨”、“由恩变仇”的道理。所以不想让人怨恨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人感念自己的恩德。但一个人的立身处世,并不是没有原则,像不倒翁,像个三朝元老那样八面玲珑是不对的。历史上杀身成仁的事很多,这些人即使已有美名,有丰功伟业,大义当前,仍毫不犹豫舍身而殉。耶稣冤死在十字架上,苏格拉底死在毒杯下。可见大丈夫作人作事,只要俯仰无愧,世俗小人与邪恶之徒的怨恨非议是不足计较的。所以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因仇德怨也要从全局来看,不能限于某人某事而论长短。

一百十四、勿犯公论 勿谄权门
【原文】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著脚。一著则玷污终身。
【泽文】社会大众所公认的规范不可以触犯,触犯了那你就会遗臭万年;凡是权贵人家营私舞弊的地方千万不可踏进去,走进去了那你一辈子的清白人格就被拈污。
【评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原则,正直的人则有正直的原则。一个有操守讲气节的人,宁可穷困也不依附权贵,因为那种阿庚奉承达官贵人的言行和正直的人格水火不容。一个正直的人同样不会去违背公德,触犯国法,他的操守决定了他不会那样去做。正因为不依附权贵,又奉公守法,那么就不可能去坑害公家利益,污损别人发财,他就会安贫乐道,保持清白的人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