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矛盾冲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

(2011-04-18 07:10:40)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几种心理障碍

    1.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2.忌妒

    西班牙作家赛万提斯指出:“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忌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忌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

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忌妒的特点是:针对性—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对等性—往往是和自己职业、层次、年龄相似而超过自己的人;潜隐性—大多数忌妒心理潜伏较深,体现行为时较为隐秘。

    3.干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再亲密的朋友,也有个人的内心隐秘,有一个不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

    4.羞怯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人们在言语上吱吱唔唔,行动上手足失措。长此下来,会不利于同他人正常交往。

    5.敌视

    这是交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人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别人。这种心理或许来自童年时期被家庭环境使人受到的虐待从而使他产生别人仇视我,我仇视一切人的心理。对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宽容表示敌视;对比自己厉害的人用对处境与己类似的人则用攻击、中伤的方式表示敌视。使周围的人随时有遭受其伤害的危险,而不愿与之往来。

 

    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冲突

    1. 渴望独立和依旧依赖的矛盾

    大学的社会气氛很浓,大学生进校后,成人感就会迅速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同时,大学生活中又有很多事情要他们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处理,使他们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但也不是事事都得自己来处理或者作决策,特别是他们的经济还没有独立,必须一靠父母,二靠学校。所以,在大学生身上,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却又事事要依赖别人,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并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

    2.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大学生由于有较多文化层次,更富有理想,当理想受挫不能成为现实时,必然产生强烈的心理矛盾。大学生在中学时期往往都是学习尖子、三好生,成长过程比较顺利,所走的道路比较平坦,一般都树立了较多的理想。进入大学,常会发现现实并不是如他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因此,心理矛盾重重,苦恼缠身。比如:学习上所得成绩与自己所期望的有很大差距,还有的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相处比较困难,自己也不像在中学那样别人都围着他转,特别受到尊重,等等。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往往使他们深深地陷入苦闷之中,长期不能排除困扰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3. 心理的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

    在大学里,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索、反思,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这是青年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另一方面,大学生又突破性孤独,希望自己有心灵共鸣的知己,希望自己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这种心理特点上的两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

    4. 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大学生来说,性生理已经成熟,性心理正趋向成熟。这种性心理成熟落后于性生理成熟的现实矛盾,导致许多与性有关的心理矛盾产生。

    5. 情绪上的矛盾

    ① 从生理角度看,青春期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尚是不平衡的,往往兴奋占有忧虑。

    ② 从心理角度看,进入大学,环境、生活、个人地位的变化等会引起很多心理矛盾,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识水平又没有达到能够真正独立地、正确地调节自身行为的程度,这就出现了他们独立支配自己行为的强烈要求与行为结果相悖的情况,从而产生内心痛苦和不安。

    ③ 从社会角度看,经济转型和教育转轨,对大学生的情绪也有很大影响。在多种社会价值取向面前,大学生会对自己以往的价值观产生怀疑,从而导致迷茫和消沉,加上青年期情绪丰富而不稳定的特点,多种矛盾冲突可能在情绪矛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反映。

    这些矛盾交织冲突,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