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味人生须百悟(八)

(2011-02-14 17:23:03)
标签:

杂谈

    三十六悟:人生人老心年轻

  人生最具有幸福感应该是老年。一个人在度过不知忧虑的童年,走过孜孜不倦的求学阶段,和激烈进取辛苦劳作青年和中年岁月,然后进入老年。进入老年后,也退出了剧烈的竟争和工作的劳苦,从此可以去开发往日无时发展的技能和本领,实现蛰伏的心愿,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便是老年最大的快乐。

  退休是好事,无需在岗位上那样诸多抑制,或为得失忧心忡忡,为相处同事小心翼翼,在家里子女也到了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上看,人进入老年是人生幸福生活的开始。

  人的一生,年龄只是个符号,心态起很大作用。人生七十并不算老,如果你理栌支弃、思想颓废、自信丧失、精神低迷、心灵扭曲、意气如灰,纵然芳龄二八,也与垂老无异。你虽年届古稀,仍然理想高远、思想前瞻、热忱炽烈、自信不减、精神乐观、心灵大度,你就是青春荡漾、风华正茂的年龄。

  

 

    三十七悟:人生室雅何须大

  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在当今社会衣食已不成问题,大多数人都已丰衣足食,住行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多人都已搬进了新居。随着生活不断改善,装修家居已成为一种时尚。有人掷巨资,不顾“伤筋动骨”,“开膛破肚”地重新安排,宫殿式、宾馆式、园林式、西洋式,各有千秋,气派非凡。

  有一首“新居铭”写的很好:楼不在高,只求安静;屋不在大,够住就行。一生艰苦,七十始成。冬夏有空调,五州通电讯。谈笑有亲朋,往来皆同仁。可以玩电脑、战方城。无钻营之烦恼,无衣食之忧心。身体尚健康,子女皆孝顺。孔子云:“不亦乐乎!”

  

 

    三十八悟:人生对己要宽心 

   人过半百之后,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渐逼,过隙之驹不留,当随缘任运。息念休心,善万而藏,如蚕作茧。应当淡泊追名逐利之念,抛却患得患失之心。懂得收敛,珍惜清名,不作贪求,善得余年。

  六十岁以后,甲子一周,夕阳衔山,倏尔亲木,内观一心,要使丝毫无谦,神黾虽寿,犹有竟时。真正进入老年的人,就应当考虑死期已近。要总结得失,撰写不隐恶而扬善的回忆录。安排后事,免得别人临时张徨。人,终归要化为泥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明白了这一点就应该坦然,超然,欣然。内观一心要使丝毫无谦,要死得没有丝毫惭愧与悔恨,给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生老病死乃一切生物的客观规律,谁也逆转不了,但实践又证明,生活无节,心胸狭窄,就会缩短生命,反之则能健康长寿。人生长寿之本为、“六心”,即:对长辈要孝心、对子女要爱心、对朋友要诚心、对老伴要耐心、对自己则要宽心。

  

 

    三十九悟:人生还是老年好

  人生到了老年,也是一道境界,也是一种格调,更是一种人生高度。人到了离退休的时候,人生竞技场和名利场早已失去了魅力,世事风波早已平息。他们不为名声所累,虚名所感。不再为小小宠辱得失计较,伤肝蚀肺。与人无争,与世无争,知足常乐,能忍则安。只求一分安定的超脱,完全的自我。

  人老了,退下来了。由于客观和生理条件的原因,各种欲望都在逐渐减退和消失。清心寡欲,追求宁静、淡泊,合乎自然,顺乎天理,符合人情。见高官而不攀附,见财帛而不思获取,见美色而不侧目,见佳酿只轻酌浅饮,随遇而安。

  

 

    四十悟:人生哪能没烦恼

  人生现实生活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烦恼,人这一辈子不知道要遇到多少预料不到又不得不忍受的痛苦。所以,人最要紧的是要有承受生活之重负的思想准备和胸怀肚量。以幽默轻松之心态去感受生活,而不是一遇事就沮丧懊恼,好象世界上的苦难都极不公平地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要知道生活中,不顺心的事,随处可见,无人不遇。为什么有人拿得起,放得下。而有的人却耿耿于怀,陷入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呢?

  物意天择,事不由人。挫折和不幸常常不放过任何人,但得失却是相对的,得中有失,失中亦有得。所以,面对挫折和不幸,又常是得失在己,成败在己,就看你能不能掌握这其中的诀窍,失中求得,失中求生。

  生活中不可能总是鲜花和美酒,学习、家庭和事业,这庞大的交响乐中,不时地迸发出一些不和谐和的音符。我们没有必要为此愁眉不展,我们要学会正视生活中的一切,过去的事情让他过去,为过去而烦恼,为未来而担心,这足下的路怎么走?我们还要立足现在,把握每一个今天,让今天充实而富有意义。这样我们的烦恼,都会随着双眉的舒展而飞走了。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我们就会潇洒地对待生活。世上没有那么多尽如人意的事,没有绝对,没有完美,没有满足,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不断地奋斗和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