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2018-10-07 06:58:55)
标签:

古代戏楼

戏台

现代戏台

文化

分类: 转载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戏楼,演戏使用的建筑,又叫戏台,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建造规模。最原始的演出场所是广场、厅堂、露台,进而有庙宇乐楼、瓦市勾栏、宅第舞台、酒楼茶楼、戏园及近代剧场和众多的流动戏台。就其分布来看,也极为广泛,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大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几乎都设有或大或小、或今或古、或繁或简的戏楼。戏楼就是中国人的剧场。

中国戏曲可称为戏楼文化。形态各异的戏楼构成了传统戏曲演出空间,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戏楼戏剧观演场所。

建筑特征

戏楼三面敞开,一面留作后台,舞台台面空间简单,但外延空间较大。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音响原理

头顶上的藻井仿佛是一个共鸣箱,能使演员发出的声音向上汇聚,变得洪亮且圆润,再将声音反射向各个方向,产生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元代 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明代 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清代 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从最早出现的“露台”到

金代三面观的戏台,

至元代,戏台分前后场非常普遍,

这是戏曲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

明清时,戏台更是遍布各个城镇乡村。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

更是一方文化展台。

锣鼓喧天,丝竹盈耳,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多少波澜壮阔、哀婉缠绵、忠孝节义的故事在这里粉墨登场,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剧情曲折委婉,演员水袖轻舞,观众如痴似醉。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知名戏楼戏台大盘点

畅音阁大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畅音阁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与京西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为仿畅音阁规制建造)、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戏楼并称清代三大戏楼。

德和园大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位于颐和园内,始建于1891年,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大戏楼。它高21米,分上中下三层,三层舞台之间均有天井通连,其间设有绞车,并巧设机关,变化无穷,可表现升仙、下凡、入地诸情节。

清音阁大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清音阁是清代第一座三层大戏楼,也是圆明园同乐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雍正四年至乾隆二年间(1726-1737年)。

山西长治真泽宫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运城庙前村后土祠二连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高平西李门村二仙庙露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上海豫园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上海枫泾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周庄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苏州山塘街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乌镇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安徽祁门馀庆堂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安徽祁门会源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江西乐平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江西抚州会馆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浙江宁波城隍庙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浙江宁波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四川街子古镇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雅安上里古镇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成都锦里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成都武侯祠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贵州瓮安草塘大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桂林兴坪古镇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广西贺州秀水村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云南沙溪古镇古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戏台、戏楼,

就像当地人民的生活缩影,

台上台下的面孔在不断变化,

剧目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

但融入老百姓骨髓、融入血液的

戏剧情结是不变的,

经千年风雨、历百年沧桑,

仍巍然屹立的古戏台是不变的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贵州某地区室内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新绛县某村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陕西西安袁家村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运城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太原双塔寺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乡宁黄河边老君庙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永济市新街村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河津市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乡宁县师家滩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历史发展过程

宋、金时期,杂剧、院本、诸宫调出现以后,演出形式即由平地登上戏台,距今已近千年之久。这个史实,在晋南地区一些县市尚存的碑刻、遗迹、墓葬刻和文献记载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1、元代,杂剧大为发展,戏台更是遍及晋南各地,保存至今的还有八座,大都有确切年代可考为研究中国戏曲史的发展和表演形式、戏台的建筑形制提供了重要佐证。这在全国各地还是极为少见的。元代戏台多为一间,基本是正方形,其结构粗犷质朴,严谨规整,无前后场地之分。戏台创建的初期,沿袭着宋、金时代的献亭三面围观之形制,后期则发展成为一面观的乐楼。其结构多为四角立柱,上施大额枋结成井架,枋上设斗拱称托屋檐,梁架多为角梁、平和藻井组成,既有承载能力,又有装饰作用,稳固而富丽。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2、明代,蒲剧是晋豫陕黄河三角区的主流剧种,晋南的戏台也就尤为普遍了,元代后期至明代的戏台扩大为三间,戏台开始有了前后台之分,增大了表演区,前后台之间有立柱隔板。檐板装饰讲究,多以雕刻花鸟、人物为主,式戏台。台口由方形变为长方形,山墙前设左右八字墙,为台口音量外泄创造了便利条件。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3、清朝初期,由于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激增,文化活动的需要和戏曲的高度繁荣,戏台的建设也堪称空前绝后,其数量和规格也是绝无仅有。清代的戏台多为三间,左右邻建相连的耳房,也有五间的,还出现二连台、三连台、品字台、双层台、过道台等,还出现双幢叠加戏台。其最大的特点是精雕细刻,宏大华丽,有的戏台两侧还建有看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运城西张村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新绛县某村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运城“袁家村印象”景区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太原阳曲县青龙古镇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孙氏宗祠的戏台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粉墨人生,沧桑历史——戏楼
山西省高平县王报村二郎庙,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台,建于金代大定23年(118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