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茶室,岁月静好

标签:
禅意茶室禅茶一味禅风茶韵文化 |
分类: 转载 |

[案例一]
信阳毛尖小馆
项目原始建筑结构面窄进深狭长,
首层空间5.5米,
我们希望以信阳“茶”的自然、恬静,
及独特的视觉感官体现空间氛围。
“煮白石、泛绿云、瓢细酌邀桐君”,

地面采用水磨石结合不规则片岩,
如同安静水面,
与汀步趣味舒展空间体验。

原木与松树枝结合,
希望以一种装置陈设的方式,
体验雾在山间、茶在山间。

在凹墙、转角尽头,
通过俏枝方式,
体验树的生长,对话空间。


墙面采用灰白色硅藻泥
及不规则茶叶组合方式,
从视觉上唤起味觉感受,
萃取后的茶叶像一片记忆封存在墙面上。

手工编织的运用,
定制打磨竹条,
在墙面编织肌理,
在光影的互动下婆娑。


一句诗,一句话,
形成空间、时光关联,
唤起体验者的共鸣。

留白,
予人以想象之余地。

尝试新材料、工艺;
打磨好的竹篾,
运用编织的传统工艺手法。

地面采用水磨石结合不规则片岩,
营造一种贴近自然生态的空间氛围。
当下匠人精神,
能遇见并全力以赴实在不易。
“己成,则物成”
[案例二]
与茶生活
空间,
从复杂到简单
喝茶,
从简单到复杂
文化与茶,人与茶,空间与茶
在和敬清寂中互相包容
茶更香,人更静。


[和]
设计师简化空间,
以环保自然的材质弱化设计感,
让空间,茶香,花艺与人和谐统一,
从触觉,嗅觉,视觉及听觉上
引领空间中的人们去感受茶道四谛之和。



[敬]
设计师融入对茶道四谛之敬的重新解读,
空间分而不隔,
花艺软化直线条带来的刚与硬,
精心挑选的好茶不分主次,
创造出一个平和自在的茶室氛围。




[清]
茶器是这个空间的主角,
整洁严谨的空间排布,
轻浅的色彩,
与不同茶器的故事,
营造出一片清净无垢的净土,
洗去人们身外的污浊,
让喝茶成为一场心灵的修行。




[寂]
茶室的中式氛围至纯乃至孤寂,
设计师以枯山水和一方院子点活空间,
山与水的灵气让空间焕发出生的张力,
营造出无一物中无尽藏,
有山有水有楼台之意境。
一杯茶一空间,
因人的停留而千变万化,
这就是与茶的魅力所在。

城市逐渐降温
走在街上
冷风如一把被时间淬火的刀
削得阳光薄弱
砍得落木萧萧
萧疏的城市
在哗啦啦的落叶里
反而有了另一种古旧风情
若有间茶室
便可邀二三友人
煮一壶茶
细味秋将尽未尽、冬欲来未来时的城市风韵
在袅袅茶烟中
消磨这一年中最惬意的悠闲慵懒时光




这间茶室不必太大
也不必那么雅致
但一定要恰如这时节的城市一样——
这时节的城市
没有春的烂漫
没有夏的迷乱
没有冬的清寒
如一位《诗经》中走出的女子
闲站在落日长河边
把薄暮寒风、满城落叶
浅吟低唱作一首清远的诗
最宜入茶




这间茶室
一定要通透
装得下清风明月
安放得了汹涌岁月
窗外有一束暖阳透进来
正好打落在茶席上
一泡茶
一枝花
都有一种静谧的力量
能让烦乱的心复归于平静
得半日之闲
可抵十年尘梦





梁实秋说: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
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
去享受人的生活
忙是心死
城市的嘈杂与繁忙
不该是生活的全部
再忙,也要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
再忙,也要有闲
闲暇处才是生活
闲情,常寄
有间茶室
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