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最美的中式建筑元素!

标签:
圆是规矩之基中国古建元素体现古建艺术文化 |
分类: 转载 |

“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元素,
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圆,
有圆满之意,
确切符合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向往。
在生活中,
也能见到一些中式“圆”的运用,
圆拱门、圆窗、圆桌,
甚至是各种圆形的小物,
圆的美和韵味,
都被设计师们一一运用到设计中了。

在中式建筑中,
“圆”有着广泛的运用,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园林中的洞门。
当“圆”元素被运用于浓浓的中式风背后,
体现的也是传承,
对“圆融、圆满”精神原型的传承。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圆”有着广泛的运用,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园林中的洞门。

水中之“圆环”,
在水中形成隐约倒影,
“圆”的寓意愈发朦胧而神秘,
也越发润入自然。

不管是家装还是工装,
加入中式“圆”的元素,
整个空间的意境就出来了。
或重或浅的色调,
几分禅意,
几分婉约,
凭借一个“圆”,
空间的艺术美就这样凸显而出。



中国人自古喜爱“圆圆满满”,
吃饭时一家人围在一张圆桌上,
象征幸福美满、团团圆圆。
中国风器具中,
“圆”元素必不可少,
代表圆润、圆满、喜悦之感。
通体圆润的壶身,
满腹瑞气。
沏一壶浓茶,
启一日中国情。


“圆”在中国风盛具中,
透出东方美学别样的精致细润。

中国圆器物的观赏价值,
在很多时候甚至高于本身用途,
或许,
正是因为其精神内涵的承载。

圆,充满、周备、具足,
于诗性艺心,
浑全充融。
“圆”,
团圆、圆满。
在中国文化中“圆”是精神的原型,
“圆”也经常用在建筑上,
较多的则是洞门,
承载的寓意为“圆融、圆满”。
借助情感与建筑的呼应,
达到内心中真正的圆满。
说起“圆”不得不提到中国的月洞门,
(也成为月亮门)
月亮门是中国古典园林、住宅中,
在院墙上开设的圆弧形洞门。
月洞门既为出入路径,
又自成一道风景,
透过门洞亦可窥得另一侧景观,
若隐若现,露而不尽,
优雅含蓄,韵味无穷。
月亮门两侧的墙体通常刷成粉白色,
并在门的边缘处留有灰色的装饰边,
底部做平不设门槛,
上部则放置一块有点明意境的横向匾额。
月亮门在汉代就已运用了,
汉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流传到今天。
园林景色“嵌”在月洞门的门框中,
犹如画在月盘之上的一幅自然风景画。
一步一景、移步换景,
彰显妙韵天成的意境之美。
以月为门,
因满月代表完整或完美,
人们总是将其与团圆联系在一起。
月华如水,
澄明而不耀眼,
安逸而不沉寂,
也更符合国人的诗意情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千百年来月华静静地流淌在中国文人的心上。
一窗美景,
一方天地,
赏不完的姹紫嫣红,
诉不尽的相思离愁。
贝老所设计的美秀美术馆中也运用了很多圆的元素,
比如在主体建筑中采用了中国的月洞门。
▲美术馆之前的”梦之门“。
▲”梦之门“与大堂后面的造型松树形成框景,俨然一副山水画面。
▲大堂中的游客也是画面的一部分,人在画中游。
▲在大堂内,透过梦之门回看远处的青山,也是一副精彩的画面。
圆在室内设计中也经常用到,
所呈现的效果更加精巧雅致,
怎么看怎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