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比例 古人智慧

标签:
古建比例古人智慧古建文化文化 |
分类: 转载 |
古建各部位尺度、比例所遵循的共同法则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无论是在唐、宋、辽、金还是元、明、清、民国,包括现在,都基本是按照古人在包括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做法》等在内的经典著作中总结制订出的一套建筑模数与权衡制度来进行营建的。
何为权衡?何为模数?
一、权衡即为比例。面宽、进深、高度、出檐这些尺寸都在模数的基础上规定了一个比例倍数,即尺度标准。
二、模数是古代房屋整体及各部位、各构件尺寸的一个基本计量单位。
清代建筑的模数有两种
1、斗口
2、檐柱径
在清代大式带斗拱建筑以“斗口”为计量单位
清式小式建筑和不带斗栱的大式建筑中,以“柱径”为计量单位
小式无斗拱建筑,以“檐柱径”为基本模数的,通常用D来表示,建筑物个部构件尺寸均是D的倍数,单位为“D”
带斗拱的建筑,是以“斗口”为基本模数,单位为“斗口”
古建筑的任何部位都是有比例关系(权衡),古建筑各部位及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固定法则。下举例:古建筑不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要遵循古建筑权衡和模数关系
古建筑构件都与权衡、模数有关。先确定其基本模数的具体数值,然后再推算各种构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千百年来,古代的建筑大师们严格遵循这些法则进行建筑实践建造了无数形态各异、风格统一的建筑,使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形成了极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
古建筑各部位及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古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固定法则,每座建筑根据等级高低和规模大小,会首先确定其基本模数的具体数值,然后再推算各种构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以此建筑出优美的古建筑。
来源:哲匠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