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工刘元亮和他的“文化苦旅”

(2016-02-17 18:15:32)
标签:

农民工作家刘元亮

文化苦旅

园林古建传统文化

分类: 评论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殷珂 通讯员 卢正利)14日,接到山西那边催工的电话,刘元亮将返程的日期定在了19日,趁着这几天再好好陪陪妻儿。
  今年49岁的刘元亮,大冶市殷祖镇凉亭村斗次米湾人。年少家贫,16岁就被迫辍学,先后在武汉、安徽、河南等地打工谋生。
  千百年来,殷祖人以其独特超群的建筑技艺为主要生活来源,世代沿袭。一批批殷祖工匠走出家门,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个现代建筑奇迹。殷祖古建已经成为大冶市的劳务名片。
  也因为痴迷古建筑,1999年,刘元亮加入了古建大军,孤身一人来到山西运城,从事仿古建筑修复与建造。
  山西是中国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如平遥古城、应县木塔、悬空寺等等,再加上三晋民间也非常喜欢建造仿古建筑,所以,古建市场潜力很大。
  十七年来,刘元亮以铁打的诚信和精湛的手艺,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包工头,在山西太原至运城一带留下了良好的声誉。运城永济鹳雀楼、运城舜帝陵牌楼、夏县安平山庄、太原北极宫等诸多项目都留下了他的杰作。其中,由他们公司参建的永济鹳雀楼复建工程,先后获得中国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和中国第四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在殷祖,刘元亮不过是万千古建民工中的普通一员,但他还凭着逆境不屈的精神,成功地完成了从农民工到作家的逆袭,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中的一员。
  自幼酷爱文学的刘元亮,虽然为生计终日奔波,但心中的梦想之光从来不曾泯灭,在劳作之余始终坚持阅读写作。
  白天,刘元亮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深夜,等别人都睡觉后,刘元亮就抓紧时间挑灯夜战。工地上工人睡的是大通铺,夏天热得人根本睡不着,冬天冷风又无时无刻不往棚子里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刘元亮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这样的写作环境,确实是一场苦旅
  这些年来,刘元亮尝遍了酸甜苦辣,体味到了世态炎凉。既有讨薪的苦涩,又有成功的喜悦,这些都成为了刘元亮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22万字的长篇小说《感动命运之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小说讲述了一群朴实的古建筑农民工,凭着勤劳、智慧、勇敢和奉献的精神,以坚韧的意志和过硬的技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尊重,实现了农民工的人生价值。刘元亮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忠诚的农民工》,讲述了来自大山里的一名农民工,为了梦想带领乡亲远赴千里之外从事园林古建工程,面对种种困难,最终以忠诚和智慧赢得了理解和敬重的故事。
  我有一个很大的心愿,就是把祖国璀璨的园林古建传统艺术搬上荧屏,推动中华园林古建艺术走向世界。刘元亮说,园林古建是无价之宝,他已经构思好了第三部长篇小说,以进一步弘扬优秀的园林古建文化。

原载《黄石日报》http://www.hsdcw.com/daymap/index.asp?bzday=2016-2-16&bz=hsrb&bm=4#

今日关注: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DQ5NDMwMA==&mid=401549804&idx=1&sn=32d653c661aeb46a10b143270df77708&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农民工刘元亮和他的“文化苦旅”


农民工刘元亮和他的“文化苦旅”
农民工刘元亮和他的“文化苦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