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冶农民工作家刘元亮:以创作为农民工鼓与呼

(2015-01-26 20:44:08)
标签:

农民工作家

刘元亮

写农民工

分类: 转载

大冶农民工作家刘元亮:

以创作为农民工鼓与呼

 

本报记者 周曼茹 文 /

他是一个农民工,一个从事园林古建、渴望文化知识的农民工。
这些年,他和农民工兄弟一起摸爬滚打,可他们的命运却不能被自己主宰。有些企业家依仗财势藐视法律,利用农民工的弱点,攫取农民工的财富。
而农民工为了家人的幸福,艰苦劳动,忍辱负重;为了得到辛辛苦苦挣到的工资,出卖尊严,艰苦讨薪。农民工流血流汗换来的微薄工资,到头来却一场空,欲哭无泪。谁来帮助这些农民工讨个说法?
他身为其中一员,想通过写书的方式来呼吁:请尊重农民工,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他就是大冶农民工作家——刘元亮。

苦中作乐 找到人生方向

1967年,刘元亮出生在大冶市殷祖镇,那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风景秀丽。1994年春,刘元亮跟随村里的叔伯兄弟到武汉建筑工地做小工,以此挣钱贴补家用。
   
建筑工地的生活艰苦而又忙碌,住的是用彩条布搭起来的简易工棚,吃的是用水煮的菜。每天一个小工要供应五六个大工的泥灰,下工后骨头常常累得像散了架似的,有时衣服脏了没时间洗,也没力气洗。
   
像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刘元亮心有不甘。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元亮听工地上的一位民工说,钢筋工最复杂,不但每天要跟图纸打交道,而且还要计算很多数据。
   
刘元亮一听乐了:这不正是我喜欢的事情吗?经旁人介绍,他进入了钢筋班。每当看到工头趴在图纸上心力交瘁的时候,看到工头给的下料单经常出现错误的时候,刘元亮都在想:有一天我要改变这种状况。
   
于是,刘元亮买来了有关钢筋的书籍,如《钢筋工手册》、《简明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手册》等。白天,他穿着锈迹斑斑的衣服,和工人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晚上,则坐在工棚的椅子上,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刘元亮喜欢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喜欢把书上的疑惑和民工们讨论,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尽管工地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又苦又累,但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苦中有乐。

 

讨薪困难 决定独立闯荡

1997年夏,同村的一位老板在河南孟州市承接了一个不锈钢灯塔,许多工头和技术员均因图纸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不敢承接。最后老板找到刘元亮,凭借这些年自学的建筑知识,刘元亮很仔细地把图纸一一分解吃透。
   
工程如期开工,只用26天,工程队就顺利地完成了灯塔的主体。然而,灯塔装饰是一件十分细致的活,比如:不锈钢的焊接,哪怕误差超过两个毫米就不好焊接,所以必须谨慎小心,仔细计算,仔细放大样,仔细下料。
   
凭借着刘元亮的努力,工程队仅用四十天就圆满地完成了灯塔的外装饰,灯塔也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孟州国税局大楼楼顶熠熠生辉。
   
有了这次经历,从1997年冬至1998年冬,刘元亮先后被聘为湖北枣阳光武祠仿古工程钢筋班主管,湖北武汉大学某建筑工地钢筋班主管。
   
但遗憾的是,他日复一日辛苦地劳动,工资问题却经常得不到解决;他用心设计图纸,低廉的图纸费却被一拖再拖。这些遭遇让刘元亮很困惑、很痛苦:为什么我付出了泪水、付出了汗水、付出了智慧,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
   
回想这些年的打工遭遇,刘元亮很想打破这种现象,于是一个念头出现在他脑海中:为什么我自己不能做老板、做包工头呢?对民工好一点,民工不是更愿意把工程做好吗?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深受农民工尊敬和爱戴的好包工头、好老板。

感同身受 不让民工受委屈

1999年,刘元亮只身前往山西运城打拼事业。他以月租五十元的价格租了一间不足9平方米的旧房子,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一股永不服输的闯劲,不知疲倦地跑业务、搞设计、做预算。
    2001
年,他尝试着和其它包工头合伙承接了一些小工程,比如:假山喷泉、山庄园林。慢慢地,他的事业发展壮大起来,开始承接大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十几年来,刘元亮从没打骂过工人,哪怕犯了错,他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耐心劝告。工人们出门打工最担心的是工钱,所以十几年来,不管工程赚钱还是赔本,不管建设方给不给钱,刘元亮都会千方百计地及时付清工人的工资。
   
十几年来,刘元亮尽量为工人提供舒适的休息坏境,为工人准备可口的饭菜,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关心工人的身心健康。工地上的厨师很节俭,他经常劝告厨师:再节俭也不能苦了工人。
    2003
年有一个工程在山西中条山腹地,离县城一百八十多里。有一个石姓工人得了阑尾炎,刘元亮打车把他接下山,石姓工人担心动手术会死亡,坚决不同意。为了说服他,刘元亮动员其他工人同时劝说,最终让他走上了手术台。
   
这些年,技术好的农民工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都很紧缺,但是那些跟着刘元亮干过活的工人经常主动与他联系,乐于跟着他干活,这是刘元亮最自豪的地方。

自学知识 坚持文学创作

虽然家庭贫困让刘元亮止步于高考门前,但这些年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的日子里,他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梦想:一个是做一位农民企业家,用双手和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另一个是做一位农民作家,用笔来反映农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每年冬季工程无法施工情况下,在每个讨薪的日子里,刘元亮都会尽量抽时间看书,不管是园林古建专业书籍,还是文学书籍。
从小就有作家梦的刘元亮,每当看到农民工用勤劳和智慧传承园林古建艺术,但流泪流汗换来的工钱却被拖欠甚至无法要回时,他就想拿起笔来赞扬农民工;每当想起父母这一辈子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自己却不能经常在跟前尽孝,他就想拿起笔来寄托对父母的思念。
为此,他写了赞扬农民工的长篇小说《感动命运之歌》和思念父母的中篇小说《责任》。如果说农民工兄弟是刘元亮事业的双脚,让他的事业能够起步,那么,这些年在书本上和网络里所学的知识就像一对翅膀,带他翱翔在园林古建艺术的殿堂里。
   
对于农民工作家这个身份,刘元亮动情地说:我想通过笔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这群农民工无权无势,但我们能够吃苦耐劳,渴求知识。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园林古建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动过社会各界人士,也流下过痛苦的泪水和欢喜的泪水。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赢得社会的尊重。

相关链接:http://www.hsdcw.com/daymap/index.asp?bzday=2015-1-22&bz=dy&bm=6#

大冶市档案局:http://www.hsdyda.org/childNews.do?method=showNews2&newsId=55313&netId=60

黄石市人民政府:http://www.huangshi.gov.cn/xw/bmdt/201501/t20150126_260643.html

东楚网:http://www.hsdcw.com/HTML/2015-1-26/688713.HTM

大冶农民工作家刘元亮:以创作为农民工鼓与呼
                               《黄石日报》传媒集团《今日大冶》报的报道


大冶农民工作家刘元亮:以创作为农民工鼓与呼

我在山西省太原市出租房设计图纸



大冶农民工作家刘元亮:以创作为农民工鼓与呼

我的手迹(圆珠笔书写)



大冶农民工作家刘元亮:以创作为农民工鼓与呼

我的设计作品(铅笔绘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