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孝敬父母行善积德不能等农村生活情感 |
分类: 小说 |
赵楚生在十六岁那年,因为父亲挖煤遇到塌方,出了事故,不得不辍学。母亲吴大妈没有改嫁,一手一脚把他和两个姐姐养大。如今,两个姐姐都已出嫁,自己也娶了貌美如花的媳妇,而且有了一个四五岁聪明伶俐的儿子东东。按理说,吴大妈完成了儿女婚姻大事,也该歇一歇,开始享享清福了。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吴大妈和赵楚生的媳妇刘水兰非常不和,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轻则赌气,重则吵架。还有几次如果不是邻里从中阻拦,她们就会打起来。一边是母亲,含辛茹苦养育自己二十多年,恩重如山;一边是妻子,辛辛苦苦内内外外干活一把好手,对孩子也是悉心照护。赵楚生夹在中间,真不知如何做人。
今年八月六日,赵楚生和妻子、母亲把“双抢”①农忙活干完,就打算趁农闲和村里的兄弟约好去河南开封古建工地做泥工挣钱。离家一千多公里,他有点放心不下。今年上半年,他去省城武汉建筑工地干活,还没干两个月,邻居就打来电话,说他母亲和妻子吵架吵得很厉害,差点动手,叫他赶紧回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没办法,他只好赶回,面对母亲和妻子两个人的哭诉,他只好劝了这头劝那头,就是劝不好,两个人都不服。母亲说他,娶了媳妇忘了娘,偏袒妻子;妻子说他,女人是衣裳,赶走一个还会再娶一个,娘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当然向着娘。你说赵春生难不难?这事虽然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了,但在两个女人心里还是打了一个怨结。
毕竟全家要过日子,开封那边工地出的工价比较高,赵楚生还是选择了和兄弟们一起去。临出发的前一个晚上,妻子还在赵楚生面前喋喋不休地说他母亲的不是,说到激动处恨不得他母亲马上死了才好。赵楚生“嗯、嗯”地应着话,心里却在想怎么解决她们两人之间的矛盾。
过了一会,赵楚生对妻子说:“我有个好主意,可以解决你们之间的矛盾。”刘水兰不信地问道:“你有什么好注意啊?”赵楚生小声地说:“现在物价飞涨,家里养着一个老人也真是费钱。我想这次出门四个月里,你主动对我妈好些。等我工程完工后,带回毒药给她吃,别人也不会怀疑到我们。”刘水兰吃惊地说:“虽然我恨你妈吧!但真要害死她,我还是不忍。”赵楚生恶狠狠地说:“无毒不丈夫。你想啊!我妈死了,一般人不会多嘴。怀疑我不可能,怀疑你也不可能,因为你一直对她挺不错的。外人还以为她老人家是老胃病犯了,痛死的呢!到那时家里省了粮食,也再没人和你吵嘴了,两全其美,多好!”刘水兰吞吞吐吐犹豫地说:“这个这个,但是——,”赵楚生打断地说:“就这么定了,你听我的,坏不了事。”
八月九日,赵楚生带着行李和村里的兄弟们出发了。刘水兰按照赵楚生的意思主动地关心起吴大妈来。
八月份的江南还是酷暑难耐。这天上午,吴大妈想去水田里放水,附带去除田里的杂草。刘水兰忙说:“妈,天气热,我去田里吧!你在家照看东东。”吴大妈听到,一时回不过神来,怔怔地看着她。刘水兰微笑着走过来说:“妈,我去吧!”吴大妈小声道:“还是我去吧!”刘水兰有点生气道:“妈——,我走了。你在家看东东啊!”不等吴大妈再说话,刘水兰带着草帽风风火火地出了门。吴大妈在家照看东东,一刻也不敢分心。东东玩得特别高兴,晚上还吵着要跟奶奶一起睡。
立秋了,刘水兰看见吴大妈床上厚重的被子,考虑到晚上睡觉盖住太热,不盖容易着凉,于是到街上买了一床夏凉被送到吴大妈手里。吴大妈说啥也不敢要。她是苦惯了的人,怎么一年四季还分盖什么被子呢?刘水兰动情地说:“妈,您就收下吧?您收下,我心里好过一些。”吴大妈高兴地接过被子,并且对刘水兰说:“兰兰,以后不要为我花钱,啊?家里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呢!”一天,有个小商贩到村里推销高级化妆品。吴大妈看到有人卖,想起刘水兰风里来雨里去的,累得又瘦又黑,也买了一款九百多元的化妆品。傍晚,当刘水兰回家时,吴大妈兴奋地拿出送给她。刘水兰感激地说:“妈呀!我不要这么好的东西。家里还有好多地方要花钱呢!”尽管后来得知吴大妈买的化妆品是冒牌货,被骗了,但刘水兰想到的是母亲一片心意,从没在吴大妈面前提起过,只是对女伴们说吴大妈怎么怎么关爱她。
中秋佳节,刘水兰一大早起来开始收拾屋子和院子的里里外外,吴大妈则在厨房做饭,东东还在床上没有睡醒。吃过早饭后,刘水兰牵着东东的手,对吴大妈说:“妈,今天中秋,楚生不在家,我俩和东东一起去城里走走吧?”去城里要花钱,吴大妈有点舍不得。刘水兰仿佛看清了吴大妈的心思一样,笑着说:“妈,你别担心花钱,我们只是到街上走走。你看东东,小孩最喜欢去玩那个旋转木马了。”东东听到,立即哈哈大笑起来,说:“奶奶,去吧!我们去吧!”吴大妈最疼孙子,只好答应一起去了。在县城公园里,刘水兰让吴大妈照看东东玩儿童游戏,自己则抽出时间去商场转了一下,买了一床质地柔软的被单和一床厚实的被套。当傍晚回到家里的时候,刘水兰才拿着床单和被套送到吴大妈的卧房。吴大妈不解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刘水兰不好意思地说:“妈,您看您,床单和被套都破旧了,我想给您换换。”吴大妈生气道:“你这孩子,我一个老人,有吃有喝就行了,还讲究什么?你还是给自己和东东买点衣服吧!”刘水兰笑着说:“妈,我和东东的衣服多着呢!”东东在一旁大声说:“奶奶,你的床破了。拿去吧!”吴大妈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嗯、嗯”地收下了。
九九重阳节,是中国的老年节,也叫敬老节。前一天,刘水兰去街上买回了一些礼品。赵楚生不在家,刘水兰想代替他去外婆家看望年迈的外婆。晚上,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吴大妈,吴大妈激动得流下了热泪。第二天,她们一家三代人出现在外婆家门口时,外婆感到吃惊而且非常高兴。吃惊的是,传言这个刘水兰脾气很坏,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今天就来了呢?高兴的是,看到女儿能带着儿媳、孙子回来看望自己。在外婆家,刘水兰忙前忙后,完全没把自己当作客人。她和表哥表妹们谈笑风生,仿佛久别重逢。看到这一切,外婆和吴大妈喜在心头。吴大妈还在外婆面前一直夸水兰,如何打理家务,如何勤快吃苦,如何孝敬自己,甚至在做饭炒菜方面,刘水兰都考虑得周全。因为吴大妈拉扯三个孩子长大,饱一餐饿一顿的,落下一个胃病。因此,刘水兰做饭时尽量做得软一点;炒菜时尽量炒烂一些,让吴大妈胃口适应。这些细节虽然不算什么,但吴大妈记得很清。外婆被吴大妈的话感染了,直夸女儿前世修来的福。吃过中饭,吴大妈拿着一样礼品,催刘水兰去看望亲家:“兰兰,难得你一片孝心。但你也有妈妈啊!拿着这个,带上东东,去看看你妈妈吧!她养育你几十年,不容易啊!”刘水兰感动得热泪盈眶,带着东东辞别了外婆、婆婆和其他亲人。
转眼晚稻收割季节到了。这个季节不是很紧张,但事情多。既要考虑晚稻的收割脱粒和晒干储藏,又要忙着油菜的栽种和小麦的播种。考虑到赵楚生离家那么远,回来一趟不容易,刘水兰觉得有婆婆帮忙照看东东,用牛②方面可以雇人帮忙,所以决定自己一人干。收割稻子不但要一镰刀一镰刀地割下来,在田里经过晾晒两三天后,就要一把一把地抱起,捆成五十斤左右一捆一捆的。这捆水稻挺麻烦,一般有两个人比较方便,一个抱水稻,一个捆成捆,但水兰一人就干了。她把枪担③在田埂上一插,把草要④展开,就能一人独立完成捆水稻的事。由于刘水兰勤劳的习惯,挑起水稻也不觉得多么累。吴大妈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她也一刻没闲着,尽量减轻刘水兰的负担。除了照看好东东,还要做好家务活,喂猪养鸡。那些脱粒好的谷子不但要用风扇把瘪谷、短草等扇干净,而且还要每天早晨搬出去翻晒晚上搬回屋里,以免遭到雨淋。有时天没亮刘水兰还没起床,吴大妈就悄悄起来,抢着把稻谷半箩半箩⑤地往外搬。一次,刘水兰心疼却假装生气地说:“妈,看您累的,将来楚生回来,我怎么向他交代啊?”吴大妈笑呵呵地说:“他敢责怪你,我就打他的嘴。妈这把老骨头还有点力气,还能做点事。”刘水兰道:“那您也不能这样没日没夜地干啊!”吴大妈笑眯眯地说:“就冲着东东这个乖孙子,我也觉得做点事,值。”顿了顿,心疼道:“你看你,这段时间把你累得又黑又瘦。等把这一季忙完了,妈给你做点好吃的,给你补一补。”刘水兰忘情地一把抱住吴大妈,泪流满面,动情地哭道:“妈——那些年我错怪了您啊!”吴大妈也是眼里噙满了泪水,拍着刘水兰的背膀说:“好孩子,都过去了,别想那么多。有时候也是妈老糊涂了,错怪了你。”
油菜已经栽种完毕,下一步种麦子。麦地刘水兰已经雇人犁好,耙好。这天上午她正在整理麦地,一个村民跑过来告诉她,吴大妈倒在家门口了。刘水兰拿起锄头,飞快地往家里赶。村民打了120电话,答复救护车马上赶到。刘水兰赶到家里时,吴大妈已经被邻居搀扶到床上,东东在旁边吧嗒吧嗒地掉眼泪。刘水兰来到床前,安慰道:“妈,救护车马上就到。我倒杯水给您,啊!”说完,起身。这时,救护车鸣叫着来到家门口。医生、护士在刘水兰和乡亲们帮助下,把吴大妈抬上了车,东东也只好跟着上去了。
吴大妈的胃病比较严重,需要动手术,胃部需要切除很小一部分。虽然有医保,但也要自己先垫付资金,等出院时才可以通过医保报销。赵楚生虽然人在河南,但也经常打电话回来问候。这次吴大妈动手术,刘水兰思考着该不该给赵楚生打个电话,说明情况。在电话里,刘水兰试探着问赵楚生忙不忙,能不能丢下活回来。赵楚生不知家里发生的情况,直说现在工地到了最后装修阶段。本来这几年就闹民工荒,何况象他这种技术好的农民工整个工地没几个。如果他提出要走,包工头还不得气疯。刘水兰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关心楚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过了两天赵楚生也把发到手的一万元工资汇了回来,刘水兰将借到的五千元医疗费还了人家。
这段时间,刘水兰一边在医院里照看母亲,一边还要照看东东。赵楚生两个姐姐被刘水兰的行为深深感动,先后来医院接替刘水兰。趁着赵楚生两个姐姐代替的时间,刘水兰回家把麦地整理好,把麦种播下去,才对农忙这头松了一口气,但对母亲的病那头必须时刻操心,不得有丝毫马虎。东东似乎懂事了许多,陪在医院,不吵不闹,很乖的样子。
温暖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的。吴大妈在刘水兰的悉心照料下,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吴大妈的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在她多次要求出院的情况下,这天终于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家里,刘水兰什么也不让吴大妈做。她还特意买了一个躺椅,让吴大妈躺在上面方便嗮太阳。
赵楚生来河南开封这个工地近四个月了,工程大约七八天要完工。这天,一个同村兄弟打电话回家,无意中聊到赵楚生家情况,得知赵楚生的妈得了胃病,动了手术,就告诉了赵楚生。当时,赵楚生一听,立马火气上来,心里狠狠地骂刘水兰没良心。他不敢耽搁,找到包工头,顾不上结账,要了一些钱往家赶。当他走近家门口时,压住心头怒火,看见母亲暖洋洋地躺在躺椅上,和东东笑眯眯说着话。他来到母亲旁边,关切地对母亲说:“妈,听说您胃病又犯了?”吴大妈对赵楚生突然回来也不打声招呼,感到奇怪。赵楚生问母亲现在好得怎么样了。吴大妈笑哈哈道:“这次多亏了兰兰,没白天没黑夜地照护我,现在好多了。”说罢站起来,就走。吓得赵楚生连忙丢下行李,赶紧扶住母亲。吴大妈挥挥手,笑着道:“没事,没事。你回屋去吧!一会儿兰兰就回来了。”赵楚生进屋,放下行李,边休息,边环视满屋,纤尘不染。这是让赵楚生最佩服妻子整洁的一面。这时,刘水兰回来了。她一进屋,看到赵楚生,一脸的兴奋,责备道:“怎么回来也不提前打过电话啊?吃了吗?我给你做点好吃的。”不等赵楚生回答,就忙着去烧火做饭。赵楚生不冷不热地说:“我出去这几个月,你在家辛苦了。”刘水兰笑着道:“有啥辛苦不辛苦的,你在外更辛苦啊!”赵楚生感叹道:“我妈一个老人,不能帮忙做点事不说,现在又得这个病,花了那么多钱。真是个麻烦!”刘水兰生气道:“谁都会老的,你怎么能嫌弃咱妈呢?”赵楚生不听她的话,自顾自地从行李包里摸出一个撕了标签的小瓶子,倒出一片片药材之类的东西来,放在一个杯子里,然后倒点蜂蜜,再倒上开水,盖好杯子,出门递给母亲。刘水兰慌忙跟出来,抢过母亲手中的杯子,道:“妈,这水有点脏。楚生刚回来不知道,我给您换换,啊?”没等吴大妈回答,刘水兰拿着杯子,回到房中,赵楚生跟着进了屋。刘水兰对着赵楚生哭道:“咱妈是好人!以前是我对不起她,我不能看见你昧着良心害她,我要一辈子对她好。”赵楚生一把抱住刘水兰,流着泪道:“傻瓜,我怎么可能害自己的亲妈呢?”刘水兰疑惑地问道:“那这个杯子里,你放的啥?”赵楚生激动地说:“那是我买的补品,西洋参片,可以泡茶喝。”刘水兰假装生气道:“讨厌!”
这时,吴大妈走到门口,不解地问道:“你们在干啥啊?” 东东也跟在旁边,睁着一双迷茫的眼睛看着爸妈拥抱着流泪。赵楚生刘水兰夫妇扭过头来,激动地迎上去,齐声道:“妈,从此我们家开始过上好日子啦!”
吴大妈听着,幸福地流下了热泪。
名词简解:
①
②
③
④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