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恩尘世中有这样一个人

(2012-10-27 23:28:27)
标签:

张仁杰

中国良心

感恩中国

帮助弱势

情感

分类: 随笔

                                  感恩尘世中有这样一个人

 

今天我决定去拜访感恩中国网站创建人——张仁杰,这是我这次来京其中一个部分。

张仁杰,男,汉族。武术运动员、健身教练、摄像师、记者、作家、著名记录片摄影师。1984年出生在一个淳朴的农民家庭,安徽六安人,他曾是一位流浪儿,进过砖场、捡过垃圾,爱好散打,兼职健身教练、家庭教师;张仁杰并没有什么宏伟目标。他说,对于求助者有十块钱干十块钱的事,有一分力出一分力,没有力气时就安慰一句。他住在一间长1.8米,宽1米,每月租金50元,没有窗户的小屋,就是在这里,他创办了一个叫感恩中国的网站。至目前,他已通过网站共救助各类病残流浪乞讨者26万多人。

几经周折,我终于站在一亩园社区大门前。想到马上可以见到心中敬佩的张仁杰,心里还是有点激动。我一边走,一边打听105号,结果让我很是失望。这里的人怎么都不知道张仁杰这样一个大名人呢?还有对105号怎么都没多少印象呢?没办法,我只好沿路观察门牌号,耐心打听,在很小很窄的小巷里走去。104号找到了,106号找到了,但105号没有找着。问过几个路过的人,也是不知道;再问小卖部的人,还是不知道。奇怪了,105号去哪儿了呢?问过有没有人听说张仁杰这样一个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名人,结果还是没人知道。费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一亩园105号,被告知:以前的一亩园105号,早已拆除,现在有甲乙丙丁四个一亩园105号。张仁杰早已离开,没办法我只好打开网络,找到一个电话打过去。是一个自称感恩中国网站名叫鲍红蓓的女性接的电话。她说:张仁杰原来住的那间房子只有1.8平方米。因为拆了重盖,张仁杰早已离开105号,现在常年在外奔波,帮扶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根本没时间回北京。为了省钱,就是回北京也是借住在哪个朋友那里。出外帮扶他人,也是经常借住在老乡或者朋友家中,很少住旅馆什么的;她说:张仁杰大部分时间关注青海、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贫困地区的那些极需要帮助的人,会亲自送去温暖和关心,现在可能就在贵州南方一带,很忙;她说:她也是在帮助张仁杰,打理网站,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见不到张仁杰,我只好失望地离开一亩园105号。在返程的路上,我在想: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张仁杰这样一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凭着做人的良知,放弃自己大好的前程和良好的工作,从北京到全国各地,奔波忙碌,帮助那些面临极端困境的人,真是太不容易!他是那么的平凡,平凡到一亩园105号近邻都不知道他的存在;他又是那么的伟大,几年来救助过26万人次贫困中的人;他更是做得令人不可思议,为那些贫困者募捐几亿元,如同雪中送炭;他太令人敬佩,不知疲倦、不怕辛苦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帮助他人;他又令人心生怜爱,常年的奔波劳累,没有可口的饭菜,没有舒适的休息场所。有的只是小卖部廉价的方便面,借宿在老乡简陋的破床,还有没有座位的火车票。想起张仁杰踏踏实实做善事的艰苦,再想起社会上那些有钱有势虚伪的大善人,让我更加敬佩没有任何资金来源的张仁杰!且让那些有点钱财却在帮助他人面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伪善人可怜去吧!

    有句名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虽然张仁杰还年轻,但是八年来的坚持,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他快三十岁的人了,因为他的心里装着的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弱者,无暇顾及自己的人生幸福婚姻大事。在此,我衷心地祝愿:张仁杰平安幸福!好人好梦!

     感恩尘世中有这样一个人
               中国良心——张仁杰

    张仁杰讲述经典故事:海水退潮了,很多鱼搁浅在海滩上。一个小孩捡起海滩上的鱼,把它们送到海里。有人说,鱼太多了,你救不了那么多。小孩说,每救一条鱼,海里就多了一条生命……

感恩尘世中有这样一个人
    可能曾经住过现已重建的一亩园105号

扩展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