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点想法(4)——弘扬中华民族园林古建传统文化

标签:
农民工提案园林古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 |
分类: 随笔 |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也不论是沿海一带还是西部荒漠;更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从古到今,勤劳聪明的人们都在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改善人类居所。那些建筑物无不打上了同时代的烙印,反映了同时期的文化,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同时也教会了我们怎样在前人的基础上建造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房子。
我曾经站在汉唐建筑的屋檐下,被那种沉雄浑厚的风格所折服;我曾经徘徊在北京故宫的城墙下,被那种古朴典雅的皇家气派所叹服;我曾经漫步在江南水乡的青石板小巷里,被那种水墨山水画般的景色所迷恋;我曾经流连在侗族风雨桥上,被勤劳善良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所留恋。为什么现代人却很少去继承和发扬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的遗产呢?
记得去年春节,我去北京拜访中国文物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老师和原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马瑞田老师。他们都已八九十岁了,身体每况愈下。听说他们每年有一半时间是在飞机上度过,飞往全国各地。我既佩服他们的敬业,也为他们感到悲哀。堂堂中国十三亿人之多,就不能够让这些老人好好地颐享天年吗?
今年春节以来,先是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声未了,接着有网友爆料重庆的蒋介石行营也被“保护性拆除”。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文物古迹就这样被撤除,真让人心痛。长期这样拆下去,将来国人还不知道怎样来了解历史,我们这些文物古建爱好者还不知道怎样来学习和继承古建文化?
虽然北方有故宫皇家园林古建筑作代表,南方有苏州园林建筑作代表,但南北各个省份也有其地方特色。比如:北方的山西民居就和故宫很大的不同,而且还有非常特色的砖雕和木雕;南方的徽派建筑以及少数民族建筑和苏式园林建筑也有很大的区别。我作为一名古建爱好者,很想更多地了解各种地方风格,以便建造适合地方风格的仿古建筑。但目前书店里就找不到这方面的专业书籍,几乎全是北方皇家园林建筑风格的。因此,我想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主持编著一套全国各地风格的古建典籍,供我们这些从事古建施工人员学习,也好我们传承中华民族园林古建传统文化。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建议在全国各个省份划一块地方,把本省的地方风格建筑,挑一些典型的,从古到今,按照实际大小,建造起来。再把本省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按照一比一建造在一起,然后编写成书。这样,第一,方便我们这些古建爱好者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第二,系统地保护、概括和传承了各个省份的文物建筑;第三,通过对外开放,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中华民族璀璨的园林古建传统技艺;第四,对外开放、供人们旅游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创收,通过经济做基础,来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园林古建传统文化。
这就是我,一个从事园林古建农民工的提案,不知是否得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