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农民工

(2011-02-08 23:51:20)
标签:

农民工

文化教育

素质教育

尊敬

歧视

改名

分类: 随笔

也说农民工

                          刘元亮

    今日,笔者看到乔汝先生的博文《春晚不该取缔“农民工”称呼吗?》说的是:春晚主持人在介绍“农民工”节目时在反复使用“农民工”这个称谓,认为“农民工”这个称谓略显歧视,应该取缔更改,以此为切入点,呼吁社会尊重“农民工”们。作为农民工的我,感觉到很温暖,尤其是在春节这样的日子,仿佛吃了一顿美味大餐那样高兴。其实早在之前也有些名家提过这样的建议,所以我也想在此说几句。

    所谓农民工,笔者认为就是出门打工的农民,他们从事非农业工作。这样称呼很对,就像称呼工人、农民或者老师一样,不存在什么贬义,本来就是一个平等中性词,作为农民工的我能接受。不管在什么场合,我都能以我是一位农民工而感到自豪。见过不少大官大员,他们也没有用歧视的眼光看我。在我们农村,有诸如“狗蛋”“三猪”“二鬼”等等这样的称呼,从来也没见过有人对他们歧视过,相反,我还很客气地发自内心的称呼为“狗蛋爹”“三猪叔”“二鬼哥”,因为他们的品质让我不敢不敬重他们,那种尊敬是某些有“素质”的城里人所无法体会到的。当今社会,农民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肯定是不如城里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他们来到城里,让人感觉到是“愚昧、野蛮”。然而,社会在发展,农民工也在自强不息求上进,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当农民工在商场上或者在高科技上击败城里那些自命有高素质的人时,他们还能拿什么来歧视这些农民工?据说,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农民感觉到比工人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活着。

    不知何时,竟然有人把农民工这个词赋予略显卑微的意思而受到歧视。究其原因还是当今中国的现状:农村在接受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方面没有城里人那样好的条件。2006国务院刊发文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长达九千多字,在为农民工正名,为农民工提供帮助。长时间以来,城里某些有“素质”的人忽视国务院的意思,却还在一直歧视我们农民工,误导了某些媒体和某些人,使得“农民工”这个称呼在社会上一直蒙上歧视的意思,使得社会的歧视心理强行将农民工这个词绑上歧视的意义。

    作为农民工的我需要的是社会从心底尊重我们。如果改了一个好听的名,但还是不尊重我们,那改名有意思吗?正如某些空洞的客套话那样,听起来还是没感觉。所以我说,农民工这个词根本不用改,要改的是社会的歧视心理。否则,改得再好听的词也会有一天被绑上歧视的意义的。到那时,你又怎样改?

 

 

 

本人作品长篇小说《感动命运之歌》电子版

 

http://www.hsdcw.com/book/?id=30欢迎直接点击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