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廉洁古诗欣赏之陋室铭

(2012-06-04 14:27:31)
标签:

教育

分类: 廉洁故事

http://s5/middle/72c609abgc19fa74c17b4&690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此诗是长庆四年和州刺史刘禹锡所写,以兴的手法开篇,山可以不在高,只要有了仙人居住就可以出名,水可以不在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 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对比佳句,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两句同样延续了的手法,只不过由类比变成了反向的对比。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比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更想表达自己: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

而对于后人刘禹锡的淡薄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精神,不愧为后世典范。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北京维修部 唐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