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梁建章
梁建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75,954
  • 关注人气:4,3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全面放开二胎依然不够

(2014-11-15 13:11:01)
标签:

时评

为何全面放开二胎依然不够

 

黄文政、梁建章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14年11月12日是“单独二孩”政策一周年。当天,5000个“非独”(即夫妻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家庭联名的上书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国家卫计委,要求全面放开二胎。

 

我们完全支持“非独”家庭这一诉求。首先,单独二胎政策意味着夫妇是否能生育二胎取决于一方是否是独生子女,这种由出身来决定生育权的做法有悖于基本的公平原则。其次,一些生育期快结束的女性多年期盼能有第二个孩子。她们大都不是独生子女,再不放开她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在新生儿数量长期萎缩已不可避免的今天,她们按意愿生育不仅可避免她们终生的遗憾,也有助于缓解出生人口滑坡式衰减。更者,每晚一年放开,全国预计就会增加7.6万个失独家庭,相当于每晚一天会多产生200多个失独家庭。没有任何理由让这些家庭付出这种伦理代价。

 

    不过,仅仅放开二胎依然远远不够。实际上,中国的生育率早已处于世界最低之列。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存活率,每对夫妻需要生育至少2 .2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的可持续繁衍。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1、2012年的生育率(通俗来说即每对夫妻生育孩子数)仅1.18、1.04、1.26,而2012年还是婴儿潮的龙年。在2 .2的更替水平下,即使是1.26的生育率也意味着每隔一代人出生人口将萎缩43%。

    中国文化推崇中庸,在人口政策上,有些人会觉得一胎化太极端,同时又认为全面放开是另一个方向的极端,所以放开二胎自然成为比较稳妥的选择。但实际上,仅放开二胎并没有什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支持,这种折中的结果无论是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还是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看都依然是人类历史上最极端的限制政策。

    有些人担心,一旦全面放开生育,出生人数会大幅反弹。确实,由于堆积效应,在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根据我们最宽松的估计,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反弹最高峰的出生人数也远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也预示了这点。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符合“单独二孩”生育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仅70万对提出申请,大大低于官方预期。

    最重要的是,不应该把孩子增加当成洪水猛兽。在生育率比我们高得多的西方国家,婴儿潮都被当成社会福祉,因为大多数国家都明白,孩子是最珍贵的资源。自然资源可从市场上购买,唯有本民族的孩子需要自己生育和培养。即便应对出生反弹需要一些付出,但未来的回报将远远超过这些付出。现在多出生一些孩子,短期内可促进内需,提振信心,长期更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老化和锐减所带来的危害。

    而且,大量的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就是生育意愿较高的农村年轻夫妇,其理想子女个数也不到1.8,比深受低生育率困扰的日本还要低。一般来说,实际生育数会低于理想子女数。比如,日本与韩国的理想子女个数都超过2,但实际生育率不到1.4。而且,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国的越南和泰国,其生育率在没有严厉的限制政策下也降到了1.8甚至更低。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从2014至2024年,中国23至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这意味着,即使10年内生育率提升50%,年出生人口的崩塌也难以避免。在如此低的生育率下,真正要担心的不是全面放开生育后新生婴儿的大幅反弹,而是即使放开,年出生人数还是雪崩式坍塌。

    从资源、环境、经济、文明传承来说,严重衰微的人口趋势对中国未来没有任何好处,对中华民族复兴更是釜底抽薪。因此,应立即全面放开生育,并在出生人数再度下滑之际,像几乎所有其他低生育率国家一样,实施鼓励生育措施,让普通家庭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只有这样,中国社会才可能恢复到正常的生育状态,为家庭幸福、国家稳定及繁荣奠定基础。

===============================================

推荐两本书:《中国人太多了吗?》《人口危局: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