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2015-12-31 15:22:33)
标签:

三四五一

教学法

分类: 姚老师健身讲堂

越野行走(持杖行走)的教学

 

(一)平地行走教学(三四五一教学法)

选好手杖并戴好腕带后,即可采用“三四五一教学法”或称为持杖行走速成教学法。“三”是行走前必须掌握的三个原则;“四”是四步教学步骤;“五”是五种行走姿势;“一”是一个无痛锻炼的原则。

1、选择手杖的高度和戴好腕带

1)手杖以身高的66%为好,或在戴好腕带后,小臂与地面平行或稍低即可

http://s16/small/0026iVihzy6YcFi7oWr4f&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http://s11/small/0026iVihzy6YcFk342Sca&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身高与选择手杖的对应关系

   

2)腕带分左右手,不要搞错。以下以右手为例示范戴腕带的方法:

http://s10/small/0026iVihzy6YcFrTVi119&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调整好的腕带                             从下向上伸入右手                      系好搭扣       

http://s13/mw690/0026iVihzy6YcGcKXa46c&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完成戴腕带

 

2、三四五一教学法

1)学习行走前必须掌握的三个原则

手杖虚握手杖:戴好腕带,手掌下压,虎口夹住手杖,掌心悬空,以虎口

为轴,手杖可前后摆动。(不能像用登山杖,全手掌抓住握柄)

②手杖约45度斜着向后支撑。(不能像拄拐棍那样直立向下支撑)

③手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不能以肘为轴关节为轴摆动)

 2)学习行走(四步教学)

  拖着手杖走

 身体直立,双手下垂 ,虎口捏住手杖,手掌悬空,手臂前后摆开,拖着手

 杖行走。(学习以肩为轴的摆臂)

http://s15/mw690/0026iVihzy6YcFTWzsW0e&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wbr> <wbr> <wbr> <wbr> <wbr>(三四五一教学法)

         拖着手杖走                         虎口捏住手杖,手掌悬空

 

  稍用力支撑行走

 捏住手杖的手指稍用力,在保持以肩为轴摆臂姿势的前提下,轻推手杖行

 走。

  压腕带行走

 手杖通过压腕带向后推动手杖,手杖推至身后,手臂伸直,手掌自然上翻。

http://s16/small/0026iVihzy6YcFZjGxNef&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wbr> <wbr> <wbr> <wbr> <wbr>(三四五一教学法)

       

  甩开手臂,加大步幅前行。(标准行走姿势)

身体重心稍前倾,前摆手高度在肚脐,后摆手推过腰;手臂回摆时,大臂带小臂,使手杖杖尖自然离地,不再拖着走。此种走法,使人体髋关节连线与肩关节连线形成一个夹角,每走一步,腰部就会产生一个扭动,对减腰围效果显著。

http://s15/bmiddle/0026iVihzy6YcG1XJaS4e&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http://s10/bmiddle/0026iVihzy6YcG2d5hvc9&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标准姿势示意图      

      

3)五种行走姿势(根据不同的身体情况,不同的锻炼目的采用不同的走法)

标准姿势行走

   腰、腿尚好,以减肥“降三高”,提高心肺功能为主要目的人群适合采用。

休闲行走:保护腰、腿的行走姿势

  腰、腿出现退行性病变,希望通过锻炼改善病情的人群,则不能使用标准

  行走姿势,而应采用保护腰、腿的行走姿势:减小步幅,稍加快步频;前

  摆腿落地时要轻,并尽快从脚后跟过度到全脚掌着地;手杖45度向后支

  ,也可以稍直立;身体尽量平稳减小起伏,以减轻对膝关节的压力。

  康复行走

  腰、腿有较严重疾病,行走不便,或腰、腿手术后,均可采用康复行走。

  一般手杖支撑较直立,但无固定姿势,怎么舒服怎么走,以减轻下肢压力,

  增加上肢锻炼为主。

     长距离行走

    是指十几、几十公里,甚至连续几天的行走。

    其一,相比标准姿势行走,步幅不易过大,降低手臂前摆高度和摆动幅度;

    其二,保持手杖45度后推,使之成为向前的助力而非阻力;

    其三,变换姿势行走。例如:采用走两步,但手杖向后推地一次的走法;采

    用双杖同时前摆,同时后推的走法;在腰腿的负荷过大产生疼痛时,采用康

    复走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手臂过分用力,肘关节弯曲较大,前摆手过高,均会增加上

    肢负荷,造成手臂先于腿脚过度疲劳,疼痛加剧,最后无法使用手杖行走的

    结果。

快速行走(竞速赛的行走方法)

    持杖行走的竞速项目,要求双手各持手杖,系好腕带;双脚双杖交替触地,

    且走一步,另一侧的手杖杖尖触地一次。双脚不得同时腾空(不许跑步)。

    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需要提高技能和体能。

    其一,根据自身体力,找到走得最快的步幅与步频的平衡点,原则上是步幅

    越大、步频越快越好;

    其二,身体重心稍前倾,走直线,降低身体起伏,控制好手杖后推角度,使

    之成为向前的助力而非阻力;

    其三,持杖竞速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5公里、10公里、21公里赛的速度

    不一样,能量消耗方式也不一样,训练方法不同。

    其四,竞速赛中,几秒之间决定胜负,因此,手杖的质地至关重要。专业手

    杖从设计、材质、握柄、腕带、小脚、重量等方面的优势,绝非登山杖或山

    寨行走杖可比。

    总体来看,首先,必要选专业手杖;此外,单节比多节好;强度保证的前提

    下,重量轻的好,杆体柔韧性适中的好。

    其五,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和整理活动,避免损伤;

    其六:饮食和营养。平时训练、赛前、赛中、赛后要保证营养,科学饮食。

    其七:无论训练还是比赛,坚持无痛锻炼的原则,健康第一,比赛第二。

  

    4)一个原则:无痛锻炼法的原则

    无论是身体锻炼还是参加持杖健走比赛,必须掌握无痛的原则。即锻炼过程中,若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心脏不适、突然头晕等现象,一定要下来休息乃至停止锻炼。当然,要区别由于血乳酸堆积造成的肌肉酸痛,由于准备活动不够造成的“极点”现象(呼吸心跳突然加快)等不在此列。锻炼,就是要给身体增加运动负荷,这样才能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但负荷过大造成运动损伤就得不偿失了,而控制运动负荷大小的方法,就是“无痛”。参加比赛也要掌握健身第一,比赛的二的原则。淡锦标、淡名次,重健康、重快乐、重参与、重交流。

 

 

  (二)山地行走

http://s7/small/0026iVihzy6YcGjB0we96&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http://s10/small/0026iVihzy6YcGjFSitf9&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上缓坡                           下缓坡

 1、缓坡上山:

身体前倾,手臂支撑用力。也可双臂同时在前攀登向上,用手臂的力量减轻腿步的负荷。

2、缓坡下山:

双腿稍弯,身体稍后倾,步幅减小,重心在腿与双杖之间,。

3、陡坡或台阶上山:

http://s6/small/0026iVihzy6YcGJjgSV85&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http://s4/small/0026iVihzy6YcGw3FoT53&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wbr> <wbr> <wbr> <wbr> <wbr>(三四五一教学法)

                上山                                                                   下山


     http://s12/small/0026iVihzy6YcGVKbBF2b&690    (三四五一教学法)" TITLE="越野行走(持杖行走)教学     (三四五一教学法)" />

         上台阶                                     下台阶
    手杖放在体前更高的地面或台阶上,保证不打滑后,利用手臂拉身体向上,可以两支手杖交替在前,也可以同时在前。当身体上移,手杖的支撑点在身后时,可将身体前倾,手臂弯曲,手掌与手杖垂直,利用腕带下推至手臂伸直,推动身体向上攀登。

4、陡坡或台阶下山

手杖放在下面的地面或台阶上,手臂伸直与手杖成一条直线,手掌与手杖垂直,保证杖尖不会打滑后,身体重心前移;使手臂分担大部分体重后,再迈腿下行。手杖可交替支撑,也可同时支撑。

在使用双杖的条件下,选择台阶下山比缓坡下山更好。因为台阶是水平的,可使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后脚跟着地,这样有效地减轻了地面对膝关节的冲击力。

5、较高的台阶行走

攀登较高的台阶,可采用右手在前迈右腿,左手在前迈左腿的方法,比较省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