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箴言』
陷進古漢字研究,起先並非為了傳福音。而是由於海內外幾位古漢字學者發表的幾本專著引發了我對古漢字研究的新興趣。興趣中,我重新沉浸在對古漢字神秘字體架構的分解挖掘中,期間,不斷驚奇地發現一個又一個古字體中隱藏着的天道奧秘(譬如‘申’‘神’‘告’‘工’‘言’‘漢’……),實實在在地看見中國古字與聖經故事之間有著的的確確、千絲萬縷的瓜葛。越是深入,越感興趣;越感興趣,越難以自拔,如今越陷越深……
回顧最早引起對古漢字興趣是在2003年。那年冬天,我从一海外歸來的朋友那里看到一本《骨头里的秘密》(美國- Ethel. R.
Nelson等著。後來大陸版更名為<甲骨揭秘>)。这本小書(大32楷,143頁)引起我极大兴趣。讓我得知古漢字研究正在海外學者中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神秘揭幕,且高潮迭起。由此也讓我重新回憶起大學時代十分崇敬並已熟稔在心的遠古先賢仓颉、许慎、王懿荣……
在進一步的探索研究中,我欣喜萬分研讀了——
1.美国C. H. 康教授的《创世纪与汉字》(Genesis and the Chinese),C.
H.
康成為我印象中,首次提到漢字字體结构本身所隐藏着的上帝创世传说信息的揭秘者。如船、婪、義……
2.美国病理学家Ethel. R. Nelson(中文名稱:李美基)。嫻熟漢字的李美基在泰国居住期间无意间读到了C.
H. 康教授《创世纪与汉字》这本小书,十分興奮,迅速与C. H.
康建立了联系,毅然决然放弃卓有成就的医疗专业,加入到康教授的研究工作中去。不久便与之成功合著《创世纪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Genesis》)以及与Richard E. Broadberry
博士合著的《创世纪与孔夫子不能解释的秘密》(《Genesis and the Mystery Confucius Couldn’t
Solve》)等書籍。
3.意大利学者——安东尼奥《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汉字与圣经研究,以大量可靠資料,想人們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非常豐厚的中西方社會、文化調查和十分有價值的古漢語學識研究。
4.新加坡學者唐尧的《先賢之信》扉頁的一句話讓我的心靈在一陣陣震顫後陷入長久的沉思:最危险的人群,就是那些断离了自己文化根源的人。作者闡述到:森林里,最高的树,根系最为深广……人类自身的根基也是如此——在现今动荡、变幻万千的世界中,我们存有的历史根基可以巩固我们。明白我们的过去,以及我们是谁……我们向下挖掘可以发现许多重要的历史情节,这些情节帮助我们更多地明白我们的过去和现今,使我们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唐尧發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匯合點——中國人的先祖與猶太民族文化的比較中,他發現西方文化的起源是從亞洲出發的,當再次返回亞洲的時候,人們卻將它當成立西方文化而拒之。他的《先賢之信》謳歌了偉大中華文化的璀璨,從特別的視角闡述亞洲最古老、文化最燦爛的民族——漢族和猶太民族同時記錄了上帝的行踪。在最漫長的歷史中,上帝之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指印……
著名學者赵晓在“发现信仰中国
——谈唐尧的《先贤之信》的回帖”中闡述的一段史料,更是令我唏噓不已,蕩氣迴腸:
伟大的文學家、史学家司马迁在選擇生不如死的侮辱——宫刑後,给好友任安的信中为自己作解:
“仆虽怯耎欲苟活……”
(译文)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那常人無法忍受的屈辱,陷于粪土般污浊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我内心深處的抱负没有完成,如果选择痛快而体面的死,我未完成的著作就不能公诸于后世……我在做一件自不量力的事,试图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考订其中的事实,综述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表10篇,本纪12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目的是想探求天(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独创一个记载历史和评价历史的门派。这个事业刚开始,就遭遇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极刑而苟活之。我完成这部书,就算将它埋藏在名山中,最终也会被後人发现,在世上广为流传。这样我便抵偿了如今所受的侮辱,为此让我遭受万种凌辱,也不后悔。
偉大的司马迁,真的是偉大啊。他被崇高的理想激励,才选择受宫刑而苟活。他活下來的唯一目的,是要“探究上天和人类的关系。”他想弄明白古往今来世代变化的原因,人与天道之间的关系。他的动机并不是自得益处,而是让人知道真理。真理是容不得谎言的……
5.
這裡我還想特別一提的是“紅娘”(廣州教師肖錦紅)其在探究古漢字奧秘的艱辛探索中,先後經歷過兩次重病大手術的試煉,依然憑著一顆對造字先祖無限敬仰,對上帝無比熱愛的心靈並全心全意虔誠信望愛的執著,堅韌不拔,頑強拼搏,付出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壓力,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終於完成了《發現漢字》、《來自遠古的照片》等十分有價值的古漢字福音書籍。
紅娘對許多古漢字體原始造字結構意源之原創性探索,是史無前例的,具有非常重
http://s8/middle/72c27b68gc7ecfae85ce7&690
——上述專家學者付出極大辛苦探索編輯完成的具有極大參考價值的古漢字文獻,對我震撼啟發非常大。但我深知,圣经与中文古字的挖掘研究剛剛開始,儘管海內外学术界的高調关注。但參與人者稀少。尤其我在欣喜之餘發現,這些研究著作中不少版本例举的汉字,多是大陸简体,還有很多解釋的十分牽強。實在可惜。
6.
2011年1月23日晚,厦门竹树堂迎来美国中華古文化研究專家王敬之博士,王博士一个多小时的演讲,虽然仅仅列举了几个汉字(婪、船、義、禁、想)却再一次引起我前所未有的興奮。记得那天王老師演讲结束后,请大家提问,许久没有动静,主持会议的陈美满牧师就将话筒递給了坐在最前面的我。我接過話筒就站立起来,滔滔不绝地讲开了……
那天回到家里,我連夜给王博士发E-mail,请他將刚才演讲的PPT发给我。第二天我就收到王博士的回复:“可以”。但由于那个文件格式太大等原因,这个PPT先后发接了四五次,二周后,我才顺利接受成功。
我反品味王博士这个题为《中国甲骨文古代经典与希伯来圣经的关系》的冗長PPT演讲稿,越琢磨越有意思,我甚至发现了上面存在的问题。譬如他讲到“历史是一幅奇特的画卷”——显示的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开的绮丽画卷,不仅展开方式错误,画卷上出现的文字也错误。当然这不是王博士的错,而是当时的大导演張艺谋先生的“无知”(此言绝非贬义,可以理解成‘不知’)。
问题越看越多,正是这些问题,将我带入了进深研究的梦境。
我非常感激王博士把它的研究成果發給我,我想我不能辜負他的信任,我的研究不能讓他失望。我陷入了如饥似渴的古汉字字体架构与福音奥秘研究的深邃中,无昼夜之分。
7.
汉字大叔——理查德·西尔斯給我的震撼
http://s12/middle/72c27b68gc7ed037163bb&690
理查德·西尔斯 對中國古漢字的熱愛及其重大無私奉獻,讓我十分震撼!真的是感恩感動不已!這是什麼精神?這才是國際主義精神,是酷愛中國古文化的非同尋常的令人可歌可泣的無私奉獻精神,人生能有幾個20年啊。这需要多麼大的耐心和持之以恆堅韌不拔的剛強啊!
20年中,他为了寻找歷代古漢字原始字形,他幾乎跑遍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所有大学图书馆,查阅了几百本苦澀難懂的中文古代書籍。傾家蕩產付出极大代价,終於創辦成功的這個古漢字网站: 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
西尔斯的這個古漢字查詢網站,對我的古漢字研究以及順利完成書稿第一卷幫助非常之大。我十分十分地感激他。理查德·西尔斯的奮勇作為更進一步說明,奇妙古漢字不僅僅屬於中國,更是屬於全人類,古漢字是奇妙上帝賜給全世界的財富,應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但目前的現狀非常令人心痛,目前現狀是,身為古漢字的原創及擁有者並傳承人——現今的中國人自己卻對這麼寶貴的財富視若罔聞,不以為是。
理查德先生对漢字表现出如此痴迷並如此非凡的持之以恆的研究熱情,實在是令中国人也包括我汗颜。後來當我得知,理查德研究過程中,他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几乎没有一個人觉得他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尤其是當他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金钱似乎才是现在中国人的兴趣所在的時候。他十分傷心,十几年后还连连叹气:“為何中国人总是忙着挣钱呢,总有些东西比金钱更加重要啊。”
我非常想對理查德說一聲,漢字大叔你好,你的工作將載入中國古漢字研究史冊,因為它实实在在地十分有價值,有意義,我非常非常地感謝你,沒有你20年付出的代價和精力,我是不可能這麼順利地完成《天啟漢字之謎——人類生存四部曲》。
這位美國老人的巨大辛勤付出,使我下定決心,豎起“拯救漢字”的大旗。否則我們這麼寶貴的天啟漢字,即將在下一代中消失殆盡,多可惜啊。
2011年2月15日,著名經濟學專家赵晓博士在福州工商团契演讲(休息间隙,我与之分享他演讲中涉猎的古字)正是那次会议,我同时结识了来自连江基督教两会的两位牧师(一个会长,一个秘书长),他们对我谈及的古汉字与圣经研究很感兴趣,認為若是搞得好,会成为向華人傳福音的方便工具。因而建议我到连江进一步沟通。两天后,兩位牧師與我及其他幾位弟兄一致决定在连江开办一间古汉字雕刻厂,就是后来由我命名的‘连江奇妙雕刻厂’(後更名為‘福州天啟藝術有限公司’)……奇怪的是,那天從連江回廈門的路上,我就病倒了,那次突發的大病,幾乎讓我奄奄一息……
奇妙的是,2012年3-4月是漫長病患中,我不僅沒有被病魔撂倒,反而下定決心全力以赴著手中華古漢字根基的挖掘,未曾想,就此進入了一條充滿陰霾與光明;險惡與良善;絕望與盼望;死亡與永恆生命決戰的窄巷…
(請看下文“神農氏——姜姓始祖”)
【姜禮惠子簡介】
本名:姜麗慧。散文家,基督教作家。“中國散文獎”(中國文學界最高獎項之一)獎獲得者。中國文聯-中華文苑網-中外作家組成員。曾有過20多年國家級大報記者、高校主編、企業領導人的經歷。是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早期中文本科畢業(大連教育學院‘1989屆’語言文學系-中文專業)。
前半生三分之二時間在看書寫字,作文解字,觀察思考,發現闡述。
代表作《感受音樂》(中國散文獎)、《懷念我的語文老師》、《我的大哥姜曉》(首屆全國真情人生散文大賽二等獎);《百萬基金助大學生創業》(中國高校好新聞一等獎);《穿透黑暗的光明》、《在基督裡我還是個嬰孩》、《生命在於精神》;《海倫成功的啟示》等。
先後發表過各種題材、體裁的文學新聞作品300多萬字。多次在全國文學、新聞大賽中獲獎。目前在讀“美國約書亞管理學院”-CBMC企業主班。
加载中,请稍候......